二、七大措施全面打造畜牧業品牌競爭力
(一)加快畜牧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大力發展肉牛、奶牛、肉羊、生豬、蛋雞、肉雞六大產業。要結合各地實際,制定發展規劃,培植各具特色的畜牧主導產業。二是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高效特色畜牧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新增長極,是實現畜牧產業振興的突破口。三是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帶動貯藏、保鮮、運銷業的發展,實現增值增效。推進畜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引進,開展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植一批畜產品知名品牌。加大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力度,加快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整合,推進龍頭企業向集群化、集團化、國際化發展。
(二)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始終把推進標準化生產,轉變畜禽養殖方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 “ 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 ” 的要求,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創建行動,提高畜禽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抓好源頭,加強培訓,把標準化理念灌輸到養殖場,把標準化貫徹到生產、收購、儲運,以及加工銷售全過程,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三)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整頓工作,加強對種畜禽、獸藥、飼料、生鮮乳和無公害畜產品的市場監管。嚴格行政審批制度、市場準入制度和質量追溯制度,嚴禁不合格畜產品進入市場。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違禁藥物、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對養殖場戶科學投藥、用藥技術的推廣,防止濫用藥物、抗生素和添加劑,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從源頭上把好畜產品質量安全關。
(四)加大招商引資和市場開拓力度要圍繞家禽、生豬、肉牛、奶牛的畜產品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等領域,重點引進一批大項目,帶動畜牧產業化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展多種形式的品牌推介、產品展銷、產銷聯誼等促銷活動,完善畜產品營銷網絡、創新銷售方式,提高畜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舉辦各類畜牧業博覽會、展示會、推介會,搭建畜產品交易平臺,拓展畜產品銷售渠道。加快發展改造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交易規范、現代化的專業或新型畜產品批發交易市場。
(五)大力提升畜牧業組織化程度推動畜牧產業升級,必須創新產業組織形式,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在產品加工上下功夫,拉長產業鏈條,向精深加工、高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要效益。認真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支持農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組織,為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加工、運輸、銷售、生產資料供應、技術培訓與推廣等提供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其在技術推廣、行業自律、維權保障、市場開拓方面的作用,加快構建從養殖場到商品、從生產加工到消費、從國內到國外的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合作社要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圍繞龍頭企業發展畜牧合作社,二是圍繞各地畜牧業優勢產業抓合作社。要總結經驗,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幫助創辦合作社,提高指導合作社的能力。
(六)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切實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逐步建立健全動物防疫的預警機制、快速反應機制和長效機制。加快推行畜禽標識和疫病可追溯制度,強化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防疫監督。加強應急預備隊伍建設和實戰演練以及疫情測報網絡建設。
(七)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增強產業發展保障能力認真貫徹落實好實施好國家各項惠農支農政策,確保農民得到實惠。加大畜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畜牧業科研推廣和農民培訓等專項投入。加大對畜牧機械、飼草飼料機械、擠奶機械等畜牧業農機具的補貼力度。積極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補貼政策,適當提高補貼標準,逐步完善補貼機制。創新金融模式,扶持畜牧龍頭企業成立擔保公司,為畜禽養殖場戶提供貸款擔保。加強銀企對接,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支持現代畜牧業發展。加強與國土資源部門的溝通與配合,最大限度地解決畜禽養殖用地問題。
三、確保畜牧業競爭力快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對畜牧工作的組織領導力各級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規劃,落實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考評體系。各級政府應把畜牧業發展目標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目標管理,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切實轉變工作方式,打破區域、行業和部門界限,積極為畜牧業發展提供科技、信息、交通、運輸、倉儲等服務,不斷提升現代畜牧業發展水平。
(二)加大畜牧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級財政每年應列支專項經費,用于支持現代畜牧業發展,重點扶持畜牧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區)改造、畜禽品種改良、無公害認證和畜牧合作社發展。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農業發展銀行、農行、農信社等金融部門加大對畜牧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符合產業政策和貸款條件的畜禽養殖、加工和飼料、獸藥生產項目要優先安排貸款、給予重點支持,農村信用社要進一步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投入力度,支持農戶發展畜禽養殖。
(三)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造軟實力各級政府要適應畜牧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和建立有利于畜牧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的畜牧產業化管理體制,建立黨政領導定期視察畜牧產業化制度。切實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科技、國土、物價、金融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努力確保各項強牧惠牧政策的落實。在輿論宣傳、資金投向、稅收、計劃審批、工商登記、聘用人才、物資供應、產品購銷等方面,對龍頭企業、畜牧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畜牧致富帶頭人實行優先優惠。深入宣傳貫徹實施《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規范畜牧生產、經營、銷售行為,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畜牧產業化法律保障體系,為畜牧業發展營造春天般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