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養豬場環境 有效降低應激病的發生
改善舍內通風
豬在惡劣的空氣環境中多數會發生肺炎。戶外飼養的豬幾乎不發生肺炎,這是因為大量的新鮮空氣起了作用。由于每棟豬舍的大小、飼養密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氣流類型也不相同。搞好通風要做到對風扇和通風口應能隨意控制。要千方百計防止賊風,因為賊風更易引起應激。除了考慮整棟豬舍的通風狀況外,還要考慮局部風的強度,高速的局部氣流可使豬感到寒冷而引起應激。其標準是,豬身水平處的風速不應超過每秒0.3米。如進風口位置不當,門沒關好,門窗破了或者墻上和簾子上有洞,風速都會增強,這樣豬就會發生呼吸系統疾病。即便在最熱的天氣,也要對風速加以控制。
控制舍內溫度
理想的溫度條件下,豬只任何時間都會感到舒適。酷熱和寒冷都會造成應激,降低豬的免疫力,增加發病幾率。應保證新斷奶仔豬舍足夠溫暖。必要情況下進豬前應提前24小時~49小時為豬舍增溫。豬對溫度的需求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養殖戶既然制定逐漸降溫的計劃或辦法,更要按照嚴格規定進行實施。
搞好濕度調節
豬對舍內的濕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相對濕度低于50%就太干,高于75%又太濕。如果舍內濕度太低,極易引起豬只發生呼吸道疾病。潮濕空氣的導熱性為干燥空氣的10倍,冬季如果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豬體散發的熱量增加,使豬只更加寒冷;夏季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豬呼吸時排散到空氣中的水分受到限制;豬體污穢,病菌大量繁殖,易引發各種疾病,增加養豬成本,降低養豬效益。生產中可采用加強通風和在室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舍內濕度。
合理的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是否合理不僅與豬的發育狀況有關,還與豬的肺炎有密切的關系;密度變化依氣候不同,夏季應盡可能的小,冬季可稍大一些,但每個圈舍內應有總面積三分之二的干燥地面用于豬只躺臥和休息。無論是水泥地面還是裸露的地面,都要保證睡眠區的清潔干燥和舒適,從而減少豬的應激。降低斷奶仔豬的飼養密度是非常關鍵的。
一周熱點
- 2022-08-31中國大豆擴種見成效 USDA調低中方需求預期
- 2022-08-31中國大豆擴種見成效 USDA調低中方需求預期
- 2022-08-29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美國和歐洲玉米單產擔憂 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25豆粕緊張仍在持續
- 2022-08-232022年小麥市場供需分析
- 2022-08-23基差貿易助玉米貿易雙方實現共贏
- 2022-08-238月22日全國各地最新豆粕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2022-08-19南北港口流通回暖 玉米產量尚無定論
- 2022-08-18第八屆 "國際動物腸道生態與健康(中國)高端論壇"(第二輪通知)
- 2022-08-17關于召開第一屆生物飼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