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推動邗江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2011年,我區制定并實施了"5111高層次人才集聚發展計劃"。短短三年時間,已有13名"千人計劃"特聘專家、27名省"雙創"人才、78名市"綠揚金鳳計劃"人才先后加盟邗江。
為了進一步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全方位展示我區的人才政策,生動再現我區在集聚高層次人才上付出的不懈努力。今起,推出"創新創業在邗江"專欄,敬請關注。
"在這里,創新有舞臺,創造有空間,讓我激情迸發。"市"綠揚金鳳計劃"專家周春景的話道出了牧羊集團創新型人才的心聲。隨著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慶凱博士新近入選市"綠揚金鳳計劃",牧羊集團已擁有4名市"綠揚金鳳計劃"人才,助力攻克飼料機械與工程、糧食機械與工程、食品機械與工程、倉儲工程等領域多項關鍵技術。
李慶凱博士,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主攻特種機器人技術。像他這樣放棄大城市、大院大所優厚待遇和良好平臺的高層次人才,牧羊集團已從國內外"網羅"了百余名。
在牧羊集團,專家手里都有集團主要領導的手機號,而且每次撥打必有應答,溝通順暢。原來,牧羊集團堅持人才先行,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創新團隊作為"一把手"工程。
"2012年,對集團來說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挑戰最嚴峻的一年。國際經濟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飼料機械行業進入低速增長通道。"集團總裁范天銘說。
越是艱難時刻,越是靠人才發力,靠創新闖關。2012年,集團深化調整促轉型,研發投入增長到8000萬元,新簽合同超6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國際出口18.5億元,同比增長54%。
牧羊集團讓人才"扛重擔、挑大梁、打硬仗",在智能膨化機、飼料設備保質機、制粒機等重要技術領域領銜攻關國家火炬計劃項目6項,第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成為揚州市首家省創新型企業。
牧羊集團充分考慮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價值,在待遇上采取特殊政策。省、市人才計劃專家享受集團副總待遇,并為人才提供實驗室、住房、轎車"三把鑰匙"。
搭黃金臺不如建演武場。牧羊集團積極營造"尊重個性、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助推人才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市"綠揚金鳳計劃"領軍人才徐學明博士成功研發螺桿擠壓裝備智能控制硬件平臺等4項關鍵技術,項目產品累計實現銷售2.81億元,利稅8000萬元;周景春博士突破制粒機智能控制技術,為企業創造5000萬元的經濟效益;袁銳博士突破回轉振動分級篩技術3項,在中國國際集約化畜牧展覽會上甫一亮相,就引來央視《新聞聯播》的關注;李慶凱博士剛和牧羊簽約不到半年,突破關鍵技術和申請專利已達5項
自主創新是實現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牧羊集團撕下農用機械"技術含量低"的標簽,改變"跟隨者"的角色,逐步占領歐美等地市場,飼料機械連續6年占據全國行業出口總量的60%以上。集團下一階段的目標已鎖定在:2015年實現產值200億元!
"我們不僅重視人才引進,更重視他們價值的體現。人才和企業共發展同成長,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范天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