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及應對措施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7-07
飼料產品質量安全包括飼料的質量和安全兩個方面。
飼料質量通常是指飼料營養價值,—般按化學成分評價飼料營養價值,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質、粗脂肪。
飼料安全包括飼料原料自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生產或加工過程中受到污染、人為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等幾個方面,日常工作中主要監測抗生素等非法添加物、天然毒素、污染物。
我國地域遼闊,即使同一種飼料原料,因產地不同,其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例如玉米是飼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不同地區的玉米,其營養成分也有所差異,相同品種的玉米,種植在東北地區,由于光照充足,其含糖量、氨基酸和蛋白質都要比南方種植的玉米更高。原料初清、粉粹、配料、混合.制粒是飼料加工五大流程,每一步都有影響飼料質量的關鍵控制點,如果原料的清理除雜效果與貯存條件、粉碎的細度要求、配料系統的精度、混合機的混合均勻度以及制粒過程中調制或膨化效果等管理措施執行不嚴格,均會引起飼料產品營養狀況有所差異。部分植物性飼料原料含有生物堿、苷類、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部分動物性飼料中含有組胺、抗硫胺素、肌胃糜爛素等有毒有害物質,若使用這些未經脫毒處理的飼料原料加工生產飼料產品,容易造成中毒或死亡。南方地區空氣濕度較大,特別是每年的梅雨季節,飼料原料倉庫防潮措施不當,極易造成飼料原料的霉變。若使用霉變的原料生產飼料產品,飼料產品中的真菌毒素極有可能超標。即使使用無霉變的原料生產出的飼料產品,若存儲時間過長或在運輸途中受到雨水浸濕,也會引起飼料的霉變。部分地區因受到工業污染以及農業生產中超劑量使用農藥、化肥,造成土壤或地下水中重金屬含量超標或含有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這些土壤所種出來的飼料原料中重金屬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對飼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產生極大威脅。從營養學角度來講,適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能促進動物生長發育,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添加的微量元素超出允許添加范圍,就有可能導致動物中毒或身體不適,反之會造成動物營養不良。個別飼料生產企業為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在飼料中超量添加微量元素。長期飼喂含超量微量元素的飼料,會引起動物機體部分重金屬含量超標,不僅影響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市場中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部分微生物、酶制劑、植物提取物、多糖類等功能性飼料添加劑被宣稱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這些替代產品中存在非法添加違禁物質的可能。若使用含有非法添加違禁物質的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生產商品飼料,會導致商品飼料中也含有違禁物質。飼料原料的安全性直接影響著飼料產品的最終質量。在采購飼料原料以及生產加工成品飼料前,應開展飼料原料衛生指標檢測和評價,重點針對真菌毒素、重金屬等指標的檢測,以確保飼料原料的質量安全,禁止將檢測不合格的飼料原料用于生產飼料產品。標準體系及時發現市場上飼料產品或飼料添加劑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有針對性地制定檢驗檢測標準,進一步健全完善飼料營養指標和衛生安全指標檢驗檢測標準體系。應加強對養殖環節自配飼料的監管、小眾飼料如兔飼料的監測、以及新型替抗產品的監管,確保飼料產品質量安全。同時,也不能放松對重金屬、真菌毒素等其他質量安全指標的監測工作。目前頒布的藥物檢測方法適用范圍基本未包括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產品,建議加快制訂或修訂針對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的相關檢測判定方法,以便監管部門根據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懲治違法違規行為。來源:馮波等《影響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