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蛋白肉豬料中添加纈氨酸的效果
試驗時間:2000年,試驗地點:美國密蘇里大學試驗豬場
試驗使用150頭PIC (C22X327) 去勢公豬,分成6個處理組,每組25頭豬(5個重復,每欄5頭)。初始體重59.8公斤。高蛋白對照組為玉米豆粕型飼料(蛋白15.4%,可消化賴氨酸0.7%)。5個低蛋白試驗組通過補充氨基酸,降低豆粕用量,蛋白水平降低到10.4%。(試驗料配方見表一)
各試驗組都添加了足量的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試驗1組至5組分別添加了以下劑量的L-纈氨酸:0%,0.05%, 0.10%, 0.15%, 0.20%。
試驗結果(數據見表二):各組的平均日增重都超過了1公斤(1.02-1.1公斤之間),日采食量3.09-3.19公斤之間,肉料比0.33-0.34之間(折合料肉比2.94-3.03之間),差異都不顯著。
換而言之,10.4%低蛋白組和15.4%高蛋白組生產性能沒有顯著差異,而且不同的纈氨酸添加水平對生產性能沒有顯著影響。試驗1組(沒有添加纈氨酸的低蛋白組)可消化纈氨酸計算值水平為0.37%,日采食量3.1公斤,相當于每天采食可消化纈氨酸11.4克。
低蛋白試驗2-5組分別添加0.05%, 0.10%, 0.15%, 0.20% L-纈氨酸替代玉米淀粉。
試驗結論:
肥育早期(59-86公斤左右)的去勢公豬(品種:PIC C22X327),10.4%蛋白的試驗組補充氨基酸,可以達到和15.4%蛋白的對照組相近的生產性能(差異不顯著)。
日采食11.4克可消化纈氨酸可以滿足日增重1公斤的需要。
說明:
飼料效果、營養(yǎng)需要量和豬的品種密切相關。本試驗(2000年)所使用的豬的品種,在59-86公斤階段(料肉比3.0左右)需要的可消化賴氨酸水平約0.7%。瘦肉生長潛力高的品種將需要更高水平的賴氨酸,而瘦肉生長潛力低的土雜豬可能需要更低水平的賴氨酸。
一周熱點
- 2022-09-212022年7月份日本玉米在動物飼料生產中的比例環(huán)比降低
- 2022-09-21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典型案例的通知
- 2022-09-21儲備豬肉投放效果已現 肉價四季度漲幅有限
- 2022-09-20陜西省上半年飼料生產形勢分析報告
- 2022-09-20農業(yè)農村部部署全面推進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 2022-09-19飼料廠深加工提價 搶糧姿態(tài)已經做足
- 2022-09-16第六屆中國—東盟農業(yè)合作論壇召開
- 2022-09-162022年9月美國農業(yè)部飼糧展望報告
- 2022-09-15菜粕豆粕漲幅居前 豆粕創(chuàng)近10年來新高
- 2022-09-14玉米上市在即 三點新糧收購建議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