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科技創新效能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農業科技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李麗穎 見習記者 趙藝璇 時間: 2022-12-28
在12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較大篇幅強調要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了全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和深刻思考。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會議鼓舞了士氣、指明了方向,給農業科技創新帶來了磅礴力量,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中,踔厲奮發、不辱使命。
緊盯前沿,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育種技術是農業科技的基礎。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劉錄祥提出,我國種業還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需要加快“破難題、補短板”。我們迫切需要深度解析農作物品質、抗性等重要性狀機理,加快突破種源精準創制關鍵技術,突破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等前沿育種技術,優化完善單倍體育種、高效遺傳轉化等關鍵技術,集成構建精準設計育種技術體系,實現育種精準化、高效化和規?;?。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黃淮海區域高產栽培崗位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存祥深有同感。他認為,提高我國大豆產業的安全性,必須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以提升大豆產能為導向,提高大豆單產為突破口,培育突破性品種。針對我國“大國小農”的生產實際,研發提產降損關鍵生產技術和關鍵農機裝備,提升我國大豆科技水平,實現良種、良田、良法、良機綜合配套,推動中國大豆產業發展。
“稻花香里說豐年”是億萬農民的美好愿景,也是農業科技事業的奮斗目標。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長江下游稻區秈稻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談到,實現水稻產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證我國口糧絕對安全,重點要做好3個方面工作:一要加強水稻生物育種技術基礎研究;二要加強水稻突破性新品種培育;三要加強綠色高效智慧技術裝備與產品研發。
“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是現代農業最鮮明的特征,目前在這兩項技術上,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張新友說。他表示,世界科技前沿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還要加強交流,持續跟蹤新技術的發展,在吸收世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創新,將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緊密結合,持續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
雙輪驅動,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但仍然存在科技創新各自為戰、低水平重復、轉化率不高等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姜衛良認為,目前科研單位合作不便捷、學科信息不暢通、“科技”與“農業”脫節是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可以從3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農業科研教學機構的宏觀統籌建設;二是建立“課題來源生產”的科研立項機制;三是探索以服務產業發展為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向科技要發展,以創新催生新動能。廣東省已經邁出了新步伐——創新探索“11122”工作路徑,即實施一批科技攻關、改革一個獎項、創建一個體系、搭建兩個平臺、倚重兩支隊伍,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堅實科技支撐。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宗云表示,廣東省以“揭榜掛帥”制組織進行技術攻關,建立農技推廣服務新體系,開展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讓更多農業科技成果服務基層。
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必須突破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障礙,離不開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非常及時,也非常關鍵,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實現農民全面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強大決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原副校長、研究員齊國感慨道,具備科技素質的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體性力量,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是鄉村人才振興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金鑰匙”。
優化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對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整合各級各類優勢科研資源,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建設農業強國,關鍵要切實增強農業企業技術創新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宋維平表示,大北農集團一直把解決好農業科技創新的動力問題作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有效路徑和重要目標。他提出,農業科技領軍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創新引領作用,企業應盡快全方位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從而在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溫氏食品集團深知科技與人才的重要性,著力用技術進步促進產業持續發展。溫氏集團董事長溫志芬介紹,集團先后與20家科研機構開展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建立了合理的技術人才隊伍和專業的科研平臺,設立技術職稱制度,并為研發提供了充裕和穩定的資金保障。
中信農業總經理、隆平高科董事長毛長青說:“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指明了方向。”他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謀劃,優化企業自主創新的法律環境和技術環境,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讓企業深度參與國家科技創新體制、政策有關決策。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對于保持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核心作用,正在開展飼料節糧、豬芯片等關鍵主業領域的科技攻關項目。”他結合公司在融入國家科技戰略、開展重大項目、強化產學研合作以及探索科技投資孵化方面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4個方面的建議:一是支持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戰略;二是支持龍頭企業牽頭開展鏈條式創新;三是引導科研院所建立支持企業創新的管理制度;四是支持科技創新的投資孵化。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向農業強國闊步邁進,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新的使命正在召喚,新的征程已經開啟,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必將牢記囑托與期盼,用科技創新的音符,奏響建設農業強國的恢弘樂章!
上一篇 | 廣東:以科技力量助力實現農業中國式現代化
下一篇 | 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漁業科技創新大會
一周熱點
- 2023-10-20【油脂獨家】現貨需求差 油脂漲跌兩難
- 2023-10-20一雞蛋卵內性別鑒定公司成功融資2.3億元,已無創鑒定2100萬枚雞蛋
- 2023-10-20劉永好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建議加強在共建國產業延伸
- 2023-10-20利多因素有限 美豆下行趨勢或難逆轉
- 2023-10-20豬市走勢:豬價怎么走?先要看看當前生豬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 2023-10-19國家統計局:生豬三季度末存欄同比下降0.4% 業內:年底豬價“仍有一定上漲可能”
- 2023-10-19跌得人發慌!關鍵時刻,東北玉米正在醞釀轉機
- 2023-10-19豬市走勢:南北生豬均價上漲,部分地區漲1-2毛!
- 2023-10-19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舉辦主題教育“凝心鑄魂筑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主題交流會
- 2023-10-18豆粕價格重啟“炒作”欲再漲?五部門聯發倡議: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