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小麥價格已經跌至3050元/噸左右,與玉米的價差維持在150~200元/噸之間。由于小麥在蛋白方面的營養價值更高,飼料廠會考慮用小麥替代玉米,將減少玉米的原料采購,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的需求。
近期玉米市場備受矚目,現貨價格一直偏弱運行,期貨盤面還算堅挺,在宏觀性風險來臨時并沒有立即下跌,而是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自上周末開始,小麥價格大幅下跌,日均下跌150元/噸,南方部分飼料廠開始采購小麥庫存,引發玉米市場的恐慌情緒,主要體現在盤面快速下跌,現貨銷售出現較大的困難。
宏觀風險持續發酵
商品重回下跌通道
宏觀方面,硅谷銀行倒閉的恐慌情緒還在繼續發酵,整體商品幾乎都比較弱勢。國內銀行雖然降準,但刺激作用有限,商品在上周五晚上出現小幅反彈,但周一之后又進入下行通道。
從大周期看,大宗商品尤其是農產品,當前的價格仍處于高位區間,下游企業還處于虧損狀態,高價原料傳導能力有限。在市場外圍出現風險后,高價位區間的品種非常容易下跌,向合理的價格回歸,因此,像玉米這種高價位品種,非常容易受宏觀驅動。
小麥玉米價差縮小
下游企業考慮替代
自3月中旬開始,小麥價格表現比較弱勢,自上周末開始大幅下跌,引發谷物市場普遍下跌。
據最新市場消息,江蘇無錫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銷售3894.87噸2021年產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980元/噸,成交價3030~3060元/噸。
河南平頂山東環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銷售2961.254噸2020年產混合麥,底價3040元/噸,未成交。
中儲糧山東分公司舉行小麥競價銷售,計劃投放2.3292萬噸,成交319噸,成交率1%;起拍價3060~3100元/噸,成交價威海3060元/噸。
從成交價格看,當前小麥價格已跌至3050元/噸左右,與玉米的價差維持在150~200元/噸之間。小麥在蛋白方面的營養價值更高,出現150~200元/噸的價差后飼料廠會考慮用小麥替代玉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的需求,飼料企業將減少玉米的原料采購。
小麥需求方面,雖然春節后面粉廠陸續開工,學校陸續開學,但是面粉需求依舊有限,面粉企業開機率只有一半。2023年2月份小麥進口大幅增加,環比增加80萬噸,同比幾乎翻倍。
綜合來看,貿易商對小麥后市情緒比較悲觀,而且新麥上市還有兩個多月,出貨比較積極。不過,小麥價格的下行空間比較有限,隨著小麥價格的下跌,飼料廠入市采購會有利于麥價的“托底”;另外,國家出于對口糧的保護和鼓勵農戶種植積極性,在麥價下跌到成本線附近時,或啟動國儲收購。
綜合分析,小麥價格引發的谷物替代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近期需重點關注小麥價格的回落情況,以及企業使用小麥替代的比例。(原文刊登于2023年3月23日糧油市場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