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類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指南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7-24
青霉素類抗生素是一大類常用的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他們在化學性質(zhì)、作用機理、藥理學特征、臨床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自20世紀40年代初問世以來,青霉素類抗生素由于殺菌活性強、毒性低、療效好、價格低廉,在獸醫(yī)臨床上被廣泛使用,在防治豬傳染病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傳統(tǒng)的獸醫(yī)用藥。部分基層獸醫(yī)有許多使用青霉素不當之處,在適應證、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存在一些誤區(qū),特別是濫用現(xiàn)象十分嚴重。為此,根據(jù)官方2010年版《獸藥使用指南》及有關文獻,
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臨床實踐體會,將正確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的方法綜述如下,以供養(yǎng)豬界朋友及同仁參考。
1、分類青霉素類可分為天然青霉素(窄譜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廣譜青霉素)兩大類。窄譜的天然青霉素是從青霉菌的培養(yǎng)液中提取制得,又稱青霉素克(芐青霉素),俗稱青霉素,抗菌作用最強,可以對抗多數(shù)革蘭氏陽性(克+)菌和少數(shù)革蘭氏陰性(克-)球菌,臨床使用最廣,是治療許多敏感菌感染的首選藥物。青霉素克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有機酸,難溶于水,臨床上常用的為其鈉(鉀)鹽。但青霉素鉀刺激性較強,又不宜靜注,近年來已多用鈉鹽。天然青霉素具有殺菌力強、毒性低、使用方便、價格低等優(yōu)點,但不耐酸(不能內(nèi)服,否則將被胃酸破壞失效)、不耐青霉素酶(易產(chǎn)生耐藥性)、抗菌譜窄(主要對抗克+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是其缺點。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xiàn)大量半合成耐酸(可內(nèi)服)的廣譜氨基青霉素,如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羥氨芐西林)等,對許多克+和克-菌均有效。
2、殺菌機制及藥理特點2.1屬殺菌性抗生素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干擾轉(zhuǎn)肽酶、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產(chǎn)生殺菌作用。它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基礎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細胞壁缺損而失去屏障保護作用,使水分滲入細菌胞漿,導致菌體腫脹、變形,最后裂解而死亡。克+菌的細胞壁主要由黏肽(達65%~95%)組成,而克-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黏肽僅占1%~10%),由于克+菌的細胞黏肽含量較克-菌高,故對克+菌作用很強,而對克-菌作用較弱。另外,生長期的敏感菌分裂旺盛,細胞壁處于生物合成期,在青霉素的作用下,黏肽的合成受阻不能形成細胞壁,在滲透壓作用下,導致細胞膜破裂而死亡,這一過程發(fā)生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因此,本類藥物為繁殖期快效殺菌劑,對已形成細胞壁的或者非生長繁殖的細菌,此時不需要合成細胞壁,則青霉素不起殺菌作用,故臨床上應避免將青霉素這類“繁殖期殺菌藥”與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快效抑菌藥”(如氟苯尼考、四環(huán)素類、紅霉素等)合用,尤其是在治療腦膜炎或需迅速殺菌的嚴重感染時,因后者能迅速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使細菌處于生長抑制狀態(tài),導致青霉素不能充分發(fā)揮干擾細胞壁合成的作用,降低其殺菌效能。順便指出的是,由于支原體無細胞壁,所以青霉素類對支原體無效。臨床上有人用青霉素去治療沒有混合感染的、體溫不高、吃食正常,僅表現(xiàn)咳嗽和氣喘(腹式呼吸)的單純豬支原體肺炎(俗稱豬喘氣病)是錯誤的,應選擇氟喹諾酮類抗菌藥或泰妙菌素、泰樂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等。2.2細菌的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PBPs)是本類抗生素的作用靶位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PBPs存在于細菌胞漿膜上,在細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中起著合成酶的作用,當青霉素與之緊密結(jié)合后也抑制了細菌細胞壁的早期合成,它先改變細菌形態(tài),最終導致細菌死亡。不同種類的細菌有不同的PBPs,與青霉素的親和力也存在差異,這就是不同細菌對青霉素類表現(xiàn)不同敏感性的原因。大多數(shù)克-桿菌對青霉素耐藥,除了PBPs的不同外,其外膜結(jié)構特殊,使青霉素難于進入,即使有少量藥物進入,也可被存在于外膜間隙的青霉素酶破壞,這也是耐藥的一個原因。青霉素也常常與其它抗生素合用,這可以破壞膜的完整性,以便使青霉素進入體內(nèi)。2.3屬時間依賴性抗生素青霉素類藥物血清中濃度超過最小抑菌濃度(MIC)的維持時間是影響藥效的最關鍵因素。當藥物濃度達到較高水平后,再增加濃度并不能增加其殺菌作用,不是劑量越大越好,而應通過增加給藥次數(shù)來提高療效。另外,青霉素殺菌作用的速率比氨基糖苷類和氟喹諾酮類(后二者屬濃度依賴性抗菌藥)慢,因此,只有頻繁給藥以使血中藥物濃度高于其對病原體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才能獲得最佳的殺菌效果。青霉素鈉肌注后半小時便能達血藥峰濃度,消除半衰期不超過2小時,對多數(shù)敏感菌的有效血藥濃度僅可維持6~8小時,因此,對急性病例,每天應注射3~4次,一般情況下,至少每日2次,那種加大劑量每天只注射1次的做法是錯誤的。2.4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由于青霉素在獸醫(yī)臨床上長期、廣泛應用,病原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性十分普遍,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細菌能產(chǎn)生青霉素酶,使青霉素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多種青霉素酶抑制劑,如克拉維酸(棒酸)、舒巴坦等,與廣譜青霉素合用(或制成復方制劑)可用于對青霉素耐藥的細菌感染,能明顯擴大對抗克+和克-菌的抗菌譜,并增強抗菌效果。
3、藥物相互作用(1)青霉素與氨基糖苷類合用,兩者都是殺菌劑,青霉素屬繁殖期殺菌劑,后者屬靜止期殺菌劑,青霉素能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糖苷類進入細菌體內(nèi)發(fā)揮作用,可提高后者在菌體內(nèi)的濃度,故呈現(xiàn)協(xié)同(1+1>2)作用,可分別肌注,但不能混合于同一針管或同瓶滴注,否則可導致兩者抗菌活性降低。(2)青霉素不宜與紅霉素、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類(如氟苯尼考)等快效抑菌藥合用,因為快效抑菌藥對青霉素的殺菌活性有干擾作用。(3)重金屬離子(尤其是銅、鋅、汞)、醇類(如酒精)、酸、堿、碘(如碘酊)、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還原劑,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環(huán)素注射液等可破壞青霉素的活性,屬配伍禁忌。(4)青霉素鈉水溶液與一些酸性、堿性、氧化劑、還原劑藥物溶液(如頭孢噻吩、氯丙嗪、林可霉素、去甲腎上腺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磺胺嘧啶鈉及磺胺藥鈉鹽、碳酸氫鈉、阿托品、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不宜混合,否則可產(chǎn)生渾濁、絮狀物或沉淀,使青霉素減效或失效。青霉素一定要單獨注射,為貪圖省事,用磺胺嘧啶鈉或安乃近稀釋青霉素或與其它藥物混合注射的做法是錯誤的。
4、不良反應青霉素的毒性低、安全范圍廣,在抗重癥感染時,可作為緊急用藥,較大劑量反復使用,主要的不良反應:(1)過敏反應,包括嚴重的過敏性休克。豬主要表現(xiàn)為注射不久即出現(xiàn)不安、流誕、掙脫、奔跑、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發(fā)紺、肌肉震顫、大小便失禁、站立不穩(wěn)、抽搐等癥狀,應立即肌注0.1%腎上腺素(1~2毫升)搶救,對于臨床無改善者,30分鐘后重復注射一次。(2)大劑量靜脈滴注,可致青霉素腦病,出現(xiàn)抽搐等神經(jīng)癥狀。(3)二重感染。可誘發(fā)耐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克-桿菌或念珠菌等感染。用藥期間,如出現(xiàn)嚴重的持續(xù)腹瀉,可能是假膜性腸炎,應立即停藥。
5、常用品種的臨床應用5.1注射用青霉素鈉(鉀)(1)抗菌譜本品為窄譜抗生素,抗菌作用很強,主要對多種克+菌和少數(shù)克-球菌有作用。主要敏感病原菌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豬丹毒桿菌、化膿性穩(wěn)秘桿菌、破傷風梭菌、豬放線桿菌、李氏桿菌、嗜血桿菌屬、鉤端螺旋體等,但對克-桿菌作用很弱,對支原體屬、衣原體屬、立克次體屬、真菌和病毒均無效。(2)作用與用途青霉素適用于治療或預防敏感菌所致的各種局部和全身性的感染。有些急性傳染病綜合癥特別適宜用青霉素治療,如各種呼吸道感染、乳腺炎、子宮炎、肺炎、敗血癥、膿腫等,為以下感染的首選藥物:1)鏈球菌感染:如急性敗血癥、乳腺炎、肺炎、腦膜炎、關節(jié)炎、淋巴結(jié)炎、中耳炎、產(chǎn)褥熱等;2)葡萄球菌感染:如各種化膿性疾病、蜂窩織炎、乳腺炎、子宮炎、呼吸道感染、敗血癥、滲出性皮炎等;3)豬丹毒;4)破傷風(宜與破傷風抗毒素合用);5)鉤端螺旋體。此外,也可用于治療豬放線桿菌病、化膿性隱秘桿菌病、李氏桿菌病、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豬肺疫)、C型產(chǎn)氣夾膜梭菌病(又名魏氏梭菌,引起仔豬紅痢)等。在手術和術后,為了預防炎癥的發(fā)生,青霉素也作為首選藥物。(3)用法與用量肌注,一次量,體重50千克以上,每千克體重4萬單位;體重50千克以下,每千克體重5萬單位,每8~12小時注射一次,連用2~3日。臨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溶解,具體方法是:每50萬單位青霉素鈉溶解于1毫升滅菌注射用水。對危急病例,可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每毫升含1萬單位的溶液靜脈注射或滴注(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否則將破壞其活性),嚴禁將堿性藥液(如碳酸氫鈉等)與其配伍。(4)使用注意事項①本品不耐酸,內(nèi)服無效。②青霉素鈉(鉀)水溶液易分解失效,因此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如果一次用不完,可儲存在冰箱保鮮層(4~8℃)當日用完。③慎用大劑量青霉素鉀靜脈注射,防止出現(xiàn)高血鉀癥。④不應隨意加大劑量。大劑量或超大劑量靜脈滴注青霉素類抗生素,可干擾凝血機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導致動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等癥狀。也可使耐藥菌迅速產(chǎn)生分解青霉素的β-內(nèi)酰胺酶。所以應嚴格掌握正確的劑量,不要隨意加大劑量來對待抗藥菌,而應換用其它有效的抗菌藥物或聯(lián)合用藥。5.2注射用氨芐西林鈉(氨芐青霉素、氨芐西林)(1)抗菌譜本品為廣譜半合成青霉素,耐酸、不耐酶,內(nèi)服或肌注均易吸收,既可抗克+菌,又可抗克-菌。對大多數(shù)克+菌的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克,但大于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但對耐青霉素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由于青霉素側(cè)鏈α位引入氨基酸,使抗克-菌的活性增強,但不如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這些細菌易產(chǎn)生耐藥性。本品對綠膿桿菌、肺炎桿菌無效。(2)作用與用途用于各種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巴氏桿菌、嗜血桿菌屬、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化膿性穩(wěn)秘桿菌等引起的肺部、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癥、乳腺炎、子宮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等。(3)用法與用量肌注、靜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2~3次/天,連用2~3天。(4)注意事項①對青霉素酶敏感,不宜用于耐青霉素的G+菌感染.。②現(xiàn)用現(xiàn)配,當日用完。③本品與慶大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聯(lián)用可引起協(xié)同作用,用于嚴重感染,但不能混合在同一針管內(nèi)使用。④本品還與下列藥物有配伍禁忌:氨基糖苷類、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金霉素、多黏菌素、紅霉素、氯丙嗪、碳酸氫鈉、葡萄糖酸鈣、氯化鈣、腎上腺類、維生素B族、維生素C、磺胺類藥物。⑤其它同青霉素鈉。5.3注射用舒巴坦納.氨芐西林鈉(1)作用與用途同氨芐西林鈉,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肺部、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癥。(2)用法與用量肌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毫克,2次/天,連用3~5天。(3)注意事項:同氨芐西林鈉。5.4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羥氨芐青霉素)(1)藥理及抗菌譜是一種耐酸、可供口服的廣譜、半合成的青霉素類抗生素,抗菌譜與氨芐西林基本相同,但殺菌作用更快更強,對腸球菌與沙門氏菌的作用較氨芐西林強。對胃酸相當穩(wěn)定,內(nèi)服后74~92%吸收,故可與飼料同服。吸收比氨芐西林好,生物利用度比氨芐西林高約1倍,血清濃度高1.5~3倍,故對全身性感染的療效比氨芐西林好。(2)作用與用途適用于克+菌和克-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皮膚及軟組織等全身感染。如巴氏桿菌病(豬肺疫)、大腸桿菌病(仔豬黃痢和白痢、仔豬水腫病)、沙門氏菌病(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等。(3)用法與用量以阿莫西林計。內(nèi)服,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2次/天,連用5天。豬混飼,每噸飼料200~300克,連續(xù)用藥5~10天。5.5注射用阿莫西林鈉(羥氨芐青霉素)(1)作用與用途主要適用于對青霉素敏感的克+菌和克-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如大腸桿菌病、副傷寒、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萎縮性鼻炎、細菌性肺炎、敗血癥、鏈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及多種細菌引起的皮炎和軟組織感染均有顯著療效。與地塞米松合用治療乳房炎、子宮炎、腎盂腎炎及泌乳障礙綜合癥等療效極佳。(2)用法與用量靜注或肌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2次/天,連用3~5天。(3)注意事項阿莫西林與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有協(xié)同或相加作用。但與四環(huán)素類、氟苯尼考、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及林可霉素聯(lián)用,可能發(fā)生拮抗作用。其它參見氨芐西林鈉。(資料來源:呂惠序 山東省畜牧協(xié)會生豬產(chǎn)銷分會專家組)
2、殺菌機制及藥理特點2.1屬殺菌性抗生素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干擾轉(zhuǎn)肽酶、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產(chǎn)生殺菌作用。它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基礎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細胞壁缺損而失去屏障保護作用,使水分滲入細菌胞漿,導致菌體腫脹、變形,最后裂解而死亡。克+菌的細胞壁主要由黏肽(達65%~95%)組成,而克-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黏肽僅占1%~10%),由于克+菌的細胞黏肽含量較克-菌高,故對克+菌作用很強,而對克-菌作用較弱。另外,生長期的敏感菌分裂旺盛,細胞壁處于生物合成期,在青霉素的作用下,黏肽的合成受阻不能形成細胞壁,在滲透壓作用下,導致細胞膜破裂而死亡,這一過程發(fā)生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因此,本類藥物為繁殖期快效殺菌劑,對已形成細胞壁的或者非生長繁殖的細菌,此時不需要合成細胞壁,則青霉素不起殺菌作用,故臨床上應避免將青霉素這類“繁殖期殺菌藥”與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快效抑菌藥”(如氟苯尼考、四環(huán)素類、紅霉素等)合用,尤其是在治療腦膜炎或需迅速殺菌的嚴重感染時,因后者能迅速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使細菌處于生長抑制狀態(tài),導致青霉素不能充分發(fā)揮干擾細胞壁合成的作用,降低其殺菌效能。順便指出的是,由于支原體無細胞壁,所以青霉素類對支原體無效。臨床上有人用青霉素去治療沒有混合感染的、體溫不高、吃食正常,僅表現(xiàn)咳嗽和氣喘(腹式呼吸)的單純豬支原體肺炎(俗稱豬喘氣病)是錯誤的,應選擇氟喹諾酮類抗菌藥或泰妙菌素、泰樂菌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等。2.2細菌的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PBPs)是本類抗生素的作用靶位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PBPs存在于細菌胞漿膜上,在細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中起著合成酶的作用,當青霉素與之緊密結(jié)合后也抑制了細菌細胞壁的早期合成,它先改變細菌形態(tài),最終導致細菌死亡。不同種類的細菌有不同的PBPs,與青霉素的親和力也存在差異,這就是不同細菌對青霉素類表現(xiàn)不同敏感性的原因。大多數(shù)克-桿菌對青霉素耐藥,除了PBPs的不同外,其外膜結(jié)構特殊,使青霉素難于進入,即使有少量藥物進入,也可被存在于外膜間隙的青霉素酶破壞,這也是耐藥的一個原因。青霉素也常常與其它抗生素合用,這可以破壞膜的完整性,以便使青霉素進入體內(nèi)。2.3屬時間依賴性抗生素青霉素類藥物血清中濃度超過最小抑菌濃度(MIC)的維持時間是影響藥效的最關鍵因素。當藥物濃度達到較高水平后,再增加濃度并不能增加其殺菌作用,不是劑量越大越好,而應通過增加給藥次數(shù)來提高療效。另外,青霉素殺菌作用的速率比氨基糖苷類和氟喹諾酮類(后二者屬濃度依賴性抗菌藥)慢,因此,只有頻繁給藥以使血中藥物濃度高于其對病原體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才能獲得最佳的殺菌效果。青霉素鈉肌注后半小時便能達血藥峰濃度,消除半衰期不超過2小時,對多數(shù)敏感菌的有效血藥濃度僅可維持6~8小時,因此,對急性病例,每天應注射3~4次,一般情況下,至少每日2次,那種加大劑量每天只注射1次的做法是錯誤的。2.4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由于青霉素在獸醫(yī)臨床上長期、廣泛應用,病原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性十分普遍,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細菌能產(chǎn)生青霉素酶,使青霉素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多種青霉素酶抑制劑,如克拉維酸(棒酸)、舒巴坦等,與廣譜青霉素合用(或制成復方制劑)可用于對青霉素耐藥的細菌感染,能明顯擴大對抗克+和克-菌的抗菌譜,并增強抗菌效果。
3、藥物相互作用(1)青霉素與氨基糖苷類合用,兩者都是殺菌劑,青霉素屬繁殖期殺菌劑,后者屬靜止期殺菌劑,青霉素能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糖苷類進入細菌體內(nèi)發(fā)揮作用,可提高后者在菌體內(nèi)的濃度,故呈現(xiàn)協(xié)同(1+1>2)作用,可分別肌注,但不能混合于同一針管或同瓶滴注,否則可導致兩者抗菌活性降低。(2)青霉素不宜與紅霉素、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類(如氟苯尼考)等快效抑菌藥合用,因為快效抑菌藥對青霉素的殺菌活性有干擾作用。(3)重金屬離子(尤其是銅、鋅、汞)、醇類(如酒精)、酸、堿、碘(如碘酊)、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還原劑,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環(huán)素注射液等可破壞青霉素的活性,屬配伍禁忌。(4)青霉素鈉水溶液與一些酸性、堿性、氧化劑、還原劑藥物溶液(如頭孢噻吩、氯丙嗪、林可霉素、去甲腎上腺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磺胺嘧啶鈉及磺胺藥鈉鹽、碳酸氫鈉、阿托品、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不宜混合,否則可產(chǎn)生渾濁、絮狀物或沉淀,使青霉素減效或失效。青霉素一定要單獨注射,為貪圖省事,用磺胺嘧啶鈉或安乃近稀釋青霉素或與其它藥物混合注射的做法是錯誤的。
4、不良反應青霉素的毒性低、安全范圍廣,在抗重癥感染時,可作為緊急用藥,較大劑量反復使用,主要的不良反應:(1)過敏反應,包括嚴重的過敏性休克。豬主要表現(xiàn)為注射不久即出現(xiàn)不安、流誕、掙脫、奔跑、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發(fā)紺、肌肉震顫、大小便失禁、站立不穩(wěn)、抽搐等癥狀,應立即肌注0.1%腎上腺素(1~2毫升)搶救,對于臨床無改善者,30分鐘后重復注射一次。(2)大劑量靜脈滴注,可致青霉素腦病,出現(xiàn)抽搐等神經(jīng)癥狀。(3)二重感染。可誘發(fā)耐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克-桿菌或念珠菌等感染。用藥期間,如出現(xiàn)嚴重的持續(xù)腹瀉,可能是假膜性腸炎,應立即停藥。
5、常用品種的臨床應用5.1注射用青霉素鈉(鉀)(1)抗菌譜本品為窄譜抗生素,抗菌作用很強,主要對多種克+菌和少數(shù)克-球菌有作用。主要敏感病原菌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豬丹毒桿菌、化膿性穩(wěn)秘桿菌、破傷風梭菌、豬放線桿菌、李氏桿菌、嗜血桿菌屬、鉤端螺旋體等,但對克-桿菌作用很弱,對支原體屬、衣原體屬、立克次體屬、真菌和病毒均無效。(2)作用與用途青霉素適用于治療或預防敏感菌所致的各種局部和全身性的感染。有些急性傳染病綜合癥特別適宜用青霉素治療,如各種呼吸道感染、乳腺炎、子宮炎、肺炎、敗血癥、膿腫等,為以下感染的首選藥物:1)鏈球菌感染:如急性敗血癥、乳腺炎、肺炎、腦膜炎、關節(jié)炎、淋巴結(jié)炎、中耳炎、產(chǎn)褥熱等;2)葡萄球菌感染:如各種化膿性疾病、蜂窩織炎、乳腺炎、子宮炎、呼吸道感染、敗血癥、滲出性皮炎等;3)豬丹毒;4)破傷風(宜與破傷風抗毒素合用);5)鉤端螺旋體。此外,也可用于治療豬放線桿菌病、化膿性隱秘桿菌病、李氏桿菌病、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豬肺疫)、C型產(chǎn)氣夾膜梭菌病(又名魏氏梭菌,引起仔豬紅痢)等。在手術和術后,為了預防炎癥的發(fā)生,青霉素也作為首選藥物。(3)用法與用量肌注,一次量,體重50千克以上,每千克體重4萬單位;體重50千克以下,每千克體重5萬單位,每8~12小時注射一次,連用2~3日。臨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溶解,具體方法是:每50萬單位青霉素鈉溶解于1毫升滅菌注射用水。對危急病例,可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每毫升含1萬單位的溶液靜脈注射或滴注(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否則將破壞其活性),嚴禁將堿性藥液(如碳酸氫鈉等)與其配伍。(4)使用注意事項①本品不耐酸,內(nèi)服無效。②青霉素鈉(鉀)水溶液易分解失效,因此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如果一次用不完,可儲存在冰箱保鮮層(4~8℃)當日用完。③慎用大劑量青霉素鉀靜脈注射,防止出現(xiàn)高血鉀癥。④不應隨意加大劑量。大劑量或超大劑量靜脈滴注青霉素類抗生素,可干擾凝血機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導致動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等癥狀。也可使耐藥菌迅速產(chǎn)生分解青霉素的β-內(nèi)酰胺酶。所以應嚴格掌握正確的劑量,不要隨意加大劑量來對待抗藥菌,而應換用其它有效的抗菌藥物或聯(lián)合用藥。5.2注射用氨芐西林鈉(氨芐青霉素、氨芐西林)(1)抗菌譜本品為廣譜半合成青霉素,耐酸、不耐酶,內(nèi)服或肌注均易吸收,既可抗克+菌,又可抗克-菌。對大多數(shù)克+菌的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克,但大于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但對耐青霉素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由于青霉素側(cè)鏈α位引入氨基酸,使抗克-菌的活性增強,但不如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這些細菌易產(chǎn)生耐藥性。本品對綠膿桿菌、肺炎桿菌無效。(2)作用與用途用于各種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巴氏桿菌、嗜血桿菌屬、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化膿性穩(wěn)秘桿菌等引起的肺部、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癥、乳腺炎、子宮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等。(3)用法與用量肌注、靜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2~3次/天,連用2~3天。(4)注意事項①對青霉素酶敏感,不宜用于耐青霉素的G+菌感染.。②現(xiàn)用現(xiàn)配,當日用完。③本品與慶大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聯(lián)用可引起協(xié)同作用,用于嚴重感染,但不能混合在同一針管內(nèi)使用。④本品還與下列藥物有配伍禁忌:氨基糖苷類、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金霉素、多黏菌素、紅霉素、氯丙嗪、碳酸氫鈉、葡萄糖酸鈣、氯化鈣、腎上腺類、維生素B族、維生素C、磺胺類藥物。⑤其它同青霉素鈉。5.3注射用舒巴坦納.氨芐西林鈉(1)作用與用途同氨芐西林鈉,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肺部、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癥。(2)用法與用量肌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毫克,2次/天,連用3~5天。(3)注意事項:同氨芐西林鈉。5.4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羥氨芐青霉素)(1)藥理及抗菌譜是一種耐酸、可供口服的廣譜、半合成的青霉素類抗生素,抗菌譜與氨芐西林基本相同,但殺菌作用更快更強,對腸球菌與沙門氏菌的作用較氨芐西林強。對胃酸相當穩(wěn)定,內(nèi)服后74~92%吸收,故可與飼料同服。吸收比氨芐西林好,生物利用度比氨芐西林高約1倍,血清濃度高1.5~3倍,故對全身性感染的療效比氨芐西林好。(2)作用與用途適用于克+菌和克-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皮膚及軟組織等全身感染。如巴氏桿菌病(豬肺疫)、大腸桿菌病(仔豬黃痢和白痢、仔豬水腫病)、沙門氏菌病(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等。(3)用法與用量以阿莫西林計。內(nèi)服,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2次/天,連用5天。豬混飼,每噸飼料200~300克,連續(xù)用藥5~10天。5.5注射用阿莫西林鈉(羥氨芐青霉素)(1)作用與用途主要適用于對青霉素敏感的克+菌和克-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如大腸桿菌病、副傷寒、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萎縮性鼻炎、細菌性肺炎、敗血癥、鏈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及多種細菌引起的皮炎和軟組織感染均有顯著療效。與地塞米松合用治療乳房炎、子宮炎、腎盂腎炎及泌乳障礙綜合癥等療效極佳。(2)用法與用量靜注或肌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2次/天,連用3~5天。(3)注意事項阿莫西林與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有協(xié)同或相加作用。但與四環(huán)素類、氟苯尼考、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及林可霉素聯(lián)用,可能發(fā)生拮抗作用。其它參見氨芐西林鈉。(資料來源:呂惠序 山東省畜牧協(xié)會生豬產(chǎn)銷分會專家組)
上一篇 | 新生仔豬假死?有什么急救措施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3-07-212023中國蛋雞市場四大指數(shù)半年分析報告
- 2023-07-20產(chǎn)業(yè)韌性持續(xù)顯現(xiàn) 高質(zhì)量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2023年上半年山東省飼料產(chǎn)業(yè)形勢分析
- 2023-07-20四川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2023-07-20我國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90%
- 2023-07-207月25日進口大豆競價銷售交易公告
- 2023-07-20豬市走勢:豬價局地漲1毛,300斤大豬緊缺!
- 2023-07-19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優(yōu)化完善生豬產(chǎn)能調(diào)控實施方案,指導生豬主產(chǎn)區(qū)落實好現(xiàn)有各項政策資金
- 2023-07-19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現(xiàn)代設施農(nóng)業(yè)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
- 2023-07-19當前我國肉牛業(yè)市場行情分析
- 2023-07-19贏創(chuàng)提高MetAMINO?(99% DL-蛋氨酸)在亞太地區(qū)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