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支原體肺炎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融合性支氣管肺炎,主要定植于呼吸道上皮纖毛。病豬體溫、食欲、大小便無多大變化,以咳嗽、喘氣、呼吸困難(呼喘次數可增到100多次,肺部頻頻扇動)、小葉肺(心葉、尖葉、中間葉和隔葉上部)發生肉變(或胰變)為特征,其他器官無甚變化。目前尚無理想疫苗,仍以綜合防治為主。首選藥物為泰諾康(復方氟苯尼考),其次是卡拉霉素、泰樂霉素。
2、豬肺疫(多殺性巴氏桿菌病)又稱漬水癥、鎖喉瘋、出血性敗血癥,此病為急性、高熱、敗血性傳染病,不分季節、年齡的豬只都可發病,健康豬只帶菌率高(30%上),屬條件性病原體。長途運輸、過度疲憊、欄舍衛生不良、氣候突變等是本病的誘因,本病也常繼發于其他傳染病。最急性者不見癥狀突然死亡,急性型患咽喉炎、頜下淋巴結腫脹、頸下紅熱敏感、呼吸困難、犬坐式、口流漬涎,窒息而死;剖檢見肺水腫、淋巴結腫脹,全身出血。慢性者可見大理石肺或肺萎縮。治療可用泰諾康、喘必康、磺胺、鏈霉素、四環素、九一四、沙星類藥或免疫預防接種,接種豬瘟、丹毒、肺疫三聯苗,春秋季各一次。
3、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AR)呼吸道慢性、漸進性傳染病,主要侵害鼻腔,以鼻甲骨萎縮為特征。病豬歪鼻、鼻縮短、流鼻血。密度過大、通風不良、舍內有害氣體(NH3、CO2、CO、cI-I,)含量過高、衛生條件差時易造成本病流行。預防可用萎鼻菌苗,母豬產前4周肌注2mL,種公豬每年兩次。仔豬作三次預防,l周齡0.2mL/頭,4周齡0.5mL/頭,9周齡0.5mL/頭。治療可在飼料中加入2%呼樂芬(氟苯尼考),喘必康(恩諾沙星+氨茶酸)肌注,每lkg體重0.1~0.2mL,每ld 2次。
4、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引起,有12種血清型,可交叉感染。隨集約化程度增高,該病發病率目益升高,成為豬的三大呼吸道傳染病(PD、MPD、APP)之一。其病原含多種毒素,尤以APX毒素溶血、傷害肺的毒力較強。莢膜、脂多糖是重要致病因子。該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豬高熱(41.5℃)、厭食、沉郁、不愛活動,母豬流產,個別可致關節或心內膜囊腫,豬病后咳嗽、嘔吐、下痢、呼吸困難、口鼻流血樣泡沫,常在24h內死亡。剖檢見纖維素性胸膜炎,氣管、支氣管充滿血樣泡沫。慢性可見肺上有暗紅發黑、結節狀的結締組織包囊,胸肺粘連,肺實質有膿腫樣結節。確診應依靠病原分離及ELISA)。治療首選泰諾康,最低抑菌濃度(MIC)0.5mg/mL,呼腸舒(林可霉素與壯觀霉素制劑)、呼樂芬(氟甲砜霉素)及多種抗菌素有效:凈化豬場要經血清學檢測后,嚴格隔離淘汰陽性豬。
5、豬副嗜血桿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細小桿菌,至少有l5個血清型,主要引起呼吸道黏膜上皮纖毛脫落,并使肝、腎形成血栓、瘀點 病豬發生腦膜炎、敗血癥,病菌常在漿膜上定植,可引起纖維素、化膿性、多發性漿膜炎,多發性關節炎、腦膜炎:本病屬世界性分布,育成期仔豬多發,如與藍耳病病毒混合感染,則成為保育期仔豬的重要死因。主要癥狀是發熱、厭食、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關節腫脹,跛行、顫抖、共濟失調,黏膜發紺,無神經癥狀,倒地死亡。慢性者生長速度下降,消瘦,咳嗽,呼吸困難,跛行,哺乳母豬的慢性跛行可引起母性行為的極度弱化一病理變化可見漿膜f心包膜、胸膜、腹膜)有漿液性或化膿性纖維蛋白滲出物,腦膜、關節表面也可見類似變化,并有發紺,其皮下水腫,有化膿性鼻炎等。依據癥狀、細菌學病原分離和血清學診斷 治療藥物有泰諾康、喘必康、阿莫西林、紅霉素、恩諾沙星、林可霉素等,呼樂芬(氟甲砜素)拌料喂母豬(因仔豬一周內即可有此病原寄生):預防是在仔豬斷奶時接種菌苗,死亡高峰出現較晚的豬群(雙月齡)可在斷奶后二周接種,并以常出現的血清型4、5為制菌菌種。
6、鏈球菌病革蘭氏陽性菌(豬鏈球菌)主要存在于扁桃體,也可從氣管、肺臟中分離到:可引起腦膜炎、敗血癥和肺炎、關節炎和化膿性淋巴結炎=病原菌的幾個血清型能交互免疫:該病5一l0月多發, 大小豬均可發生,呈地方性流行 臨床有敗血型及淋巴結膿腫型。急性敗血型體溫升高,結膜潮紅,流淚,廢食,共濟失調,昏睡,磨牙,甚至角弓反張,皮膚有出血性紅斑,最后衰竭死亡。淋巴膿腫型,頜下、咽部、頸部淋巴結疼痛、腫脹至膿腫,乃至破潰排膿,有的逐漸康復。病理剖檢可見腸黏膜、心內膜及實質器官有出血點,脾腫大,淋巴結高度腫脹,呈黑紅色。關節囊有黃色膠樣液體或纖維素性物質,有的心內膜上有菜花狀贅生物。治療首選鏈球康(林可霉素配合抗菌增效劑)(甲氧芐氨嘧啶),每lkg體重10mg(0.1mL),1次/d。此藥對鏈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子宮炎均有良好療效。
7、豬偽狂犬病(PAD)由偽狂犬病毒引起。仔豬以出現中樞神經癥狀為特征,中、大豬以患呼吸疾病為主 2周齡以內仔豬可l00%死亡,成年豬一般呈隱性感染而長期帶毒:哺乳仔豬及剛斷奶小豬癥狀最明顯.其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流涎,嘔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顫,步態不穩,共濟失調,痙攣,瞳孔散大,眼球上翻,叫聲嘶啞,作鴨游運動狀,四肢麻痹,最后衰竭死亡:中豬常見便秘,打噴嚏,咳嗽,呼吸加快,其神經癥狀較輕,死亡率較低。母豬有可能流產或產死胎、木乃伊胎。剖檢見肝、脾、腎上腺、扁桃出現點狀壞死灶,腦膜充血、出血,呈排化膿性腦膜炎。病料注射家兔,其接種部位奇癢并因咬傷出血:本病無特效藥物,高免血清在出現神經癥狀前有一定效果,偽狂犬ge/gl基因缺失,弱毒苗預防接種,主要對l~8日齡仔豬和孕后期母豬進行,仔豬2~3目齡0.5頭份滴算,9一l2周齡肌肉注射l頭份,種母豬每年接種4次。
8、豬呼吸繁殖障礙綜合癥(PRRS、藍耳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染,呈地方性流行.高度接觸傳染,以母豬和1月齡以內仔豬最易感染。該病既可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傳播此病,帶毒公豬起重要作用。1月齡以內仔豬可出現大批死亡。哺乳仔豬常出現嚴重呼吸癥狀,病豬喘氣、張口呼吸、流鼻涕,嘔吐,腹瀉,側臥,翻動,口、鼻、耳、外陰、腹下呈青紫色,死亡率達50%~60%。剖檢特征是間盤性肺炎,肺泡壁間隔增厚,充滿巨噬細胞,鼻甲骨纖毛脫落,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集聚,上皮細胞變性。母豬妊娠后期早產,產死胎、弱胎,胎兒較大,呈黑、棕色,仔豬虛弱。治療可用抗毒5號(復方利巴韋林)、新花明l號(復方板藍根制劑)。免疫預防接種可用滅活油乳劑疫苗。
9、豬流行性感冒(SI)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群發呼吸道疾病。該病呈一過性流行,死亡率低,早春、秋、冬較多發生:主要臨床癥狀為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眼、鼻流膿性分泌物,糞便干燥,病程短,一周內可康復治療可用安寧(利巴緯林+環丙沙星)、冷靜(乙酰甲喹+安乃近)、通療(磺胺嘧啶+恩諾沙星復方)退熱消炎,防繼發感染:預防本病重在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暖和通氣:接種疫苗為流感病毒佐劑滅活苗:l0 Ⅱ型圓環病毒病(PCVR)研究歷史30年,但在我國還屬新近報道的復臺型病毒病。目前在許多豬場查出陽性帶毒豬,暴發場死淘率在40%以上:這是一種很小(17mm)的二十面體對稱無囊膜單股DNA病毒:該病多因引種不慎引起,可引起斷奶仔豬多系統瘦弱綜合癥(PMWS),病豬被毛粗亂,貧血,黃疸,消瘦,睫毛特別長,眼球直視,體溫升高,腹瀉,咳嗽,嗜眠,衰竭而死。剖檢見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最為明顯,肺斑點出血,問盤明顯,肝臟萎縮、變性,腎蒼白;皮炎腎病綜合癥(PDNS),多發生于2-9月齡仔豬:豬病后發熱,厭食,患結膜炎,呼吸困難,咳嗽,腹瀉,皮膚有許多紅紫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淋巴腫大,腿腫或癱瘓:剖檢見腎腫大、蒼白,成斑狀:心包液、胸水、腹水增多,淋巴積液,漿膜面出血,肺水腫,腸系膜水腫;肺炎,呼吸困難,咳嗽,消瘦,常可與其他呼吸道病(巴氏桿菌病、藍耳病、喘氣病、流感等)混合感染,從而造成豬呼吸道綜合癥(PRDC),引起大量死亡;繁殖障礙,懷孕母豬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母豬斷奶后發情延遲,配種后返情率增高,所產仔豬出現非化膿性、壞死性心肌炎,此外還可引起腸炎或非化膿性腦炎:Ⅱ型圓環病毒相當于雞的傳染性法氏囊炎,可造成免疫抑制綜合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該病往往與其他病(非典型性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流感、肺疫等)合并感染:本病無有效疫苗,防制本病的關鍵是按免疫程序免疫接種;嚴格慎重引種;注意檢出陽性豬(用金標試紙)的隔離消毒,平時加強豬只的飼養管理及搞好環境衛生。(資料來源:執業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