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毒素呈現毒性的機理不盡相同哪怕是對同一臟器,因此采食被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的谷物后,在豬體內必然引起極為復雜多樣的臨床表現。霉菌毒素中毒雖無傳染性,群發性卻很突出,所以在闡述時常常涉及這些群發性的臨床現象。
1.嘔吐霉菌毒素中毒的嘔吐有反射性嘔吐與中樞性嘔吐,但以反射性嘔吐多見。能直接引起嘔吐的霉菌毒素主要由鐮刀菌屬真菌產生,它們分別是由三線鐮刀菌等九種真菌產生的T-2毒素,和谷鐮刀菌等八種真菌產生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雪腐鐮刀菌等八種真菌產生的雪腐鐮刀菌烯醇(NIV),草鐮刀菌等四種真菌產生的二醋酸草鐮刀菌烯醇(DAS)。
上述四種霉菌毒素均具有強烈的粘膜刺激性,引起胃腸粘膜廣泛炎癥、糜爛、潰瘍、壞死、出血,發生反射性的嘔吐。許多霉菌毒素可以損傷肝臟,臨床上亦能見到肝源性內中毒引起的中樞性嘔吐。現代豬場里急性霉菌毒素中毒罕見,多為慢性蓄積性中毒,故嘔吐很少有人想到是飼料的問題。有些嘔吐應當示為飼料長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結果,并且有了胃粘膜的眼觀上損傷或/ 和肝腎損傷引起的內中毒。嘔吐物為咖啡色,說明胃出血嚴重,是血液與胃液的鹽酸作用的結果;嘔吐物帶有鮮紅血液說明嘔吐時胃正在出血;若先嘔吐鮮血后有嘔吐物,說明食道出血;嘔吐物若為綠色(未吃青綠飼料情況下)應為膽汁反流所致。據筆者觀察,豬只耐受力較強,一旦出現嘔吐說明胃、腸、肝臟、腎臟的損傷比較嚴重。
2.紅眼這是當今豬群中極為普遍的現象,也是被許多人視為PRRSV感染的癥狀,但是經筆者保肝治療與更換霉變玉米的措施此癥狀逐步消失,說明此癥狀是霉菌毒素所致。能直接引起眼結膜充血與炎癥的霉菌毒,只有二醋酸草鐮刀菌烯醇,但是紅眼與紅色眼露的發生還與肝臟的損傷密切相關。這種關聯現象在西醫中很難得到解釋,但在中醫里可歸結于肝開竅于目的理論。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筆者在治療牛的肝片吸蟲病時就發現驅蟲后牛的體況好轉了,紅眼與大量眼分泌物也消失了。肝片吸蟲寄生越嚴重,上述癥狀也越明顯。將此經驗移植到觀察治療豬的霉菌毒素中毒癥引起的紅眼同樣取得成功。紅眼與紅色眼露作為判斷霉菌毒素中毒的表觀癥狀是切實可靠的,非常便于診斷時把握與應用。特別是紅色眼露的出現必然寓示肝腎參與的凝血功能的紊亂或者寓示霉菌毒素的血管毒性造成的毛細血管損傷。在冬季氨氣濃厚的豬舍,豬只亦可出現上述癥狀,須全面鑒別。
3.皮膚出血與出血傾向能直接引起皮膚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S-toxin)。在無毛或少毛皮膚,如耳根、腹下、股內側、腋內側、乳腺區、肛門陰唇等部位出現出血點。臨床另一種常見的皮膚出血發生在種豬,尤其是經產母豬與大齡公豬,在其頸背部出現沿背中線分布的大量出血點,時間稍長成為密布的針頭大黑點,但是患豬食欲、體溫正常。人們常常誤認是附紅細胞體病,須仔細鑒別。還可發生斷臍、斷尾、乃至注射針眼的長時間出血,血凝時間明顯延長。出血的機理應為肝腎損傷性凝血功能低下與毒素對毛細血管損傷所致。皮膚出血同樣是診斷霉菌毒素中毒的良好示病癥狀。
4.皮膚蒼白霉菌毒素中毒的皮膚蒼白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急性蒼白,寓示胃腸大出血或肝脾破裂。表現特點是豬只膘情很好,但皮膚卻在短時間內變成蒼白色。豬只悲鳴,不敢改變體位與姿勢,目光凝滯,是豬群猝死病例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剖檢常伴有出血性增生性回腸炎的病損,由此而忽視了霉毒素中毒扮演的;底色病”的作用,此時只要留意肝腎的變性與纖維化就能明了。另一種是慢性蒼白,在豬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主要與霉菌毒素引起的胃腸慢性少量出血、胃腸消化功能不良和肝臟合成載體蛋白功能障礙有關;臨床表現特點是慢性進行性蒼白、體況的日漸衰弱。皮膚蒼白當與梭菌性出血性腸炎、出血性腸炎鑒別;其比例的大小寓示群體中毒的嚴重程度。
5.猝死病例增多除前述大出血的猝死病例外,串珠鐮刀菌素(MON)、F-2毒素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纖維細胞發性顆粒變性、空泡變性以及壞死是發生猝死病例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另外,由念珠鐮刀菌和增生鐮刀菌產生的煙曲霉毒素或稱伏馬菌素(fumomsin)引起的急性肺水腫同樣是豬群猝死病例增多的原因之一。筆者觀察到,在霉菌毒素中毒的初期猝死病例就開始增多,隨中毒的蓄積,猝死病例大幅上升。其臨床特點,就商品豬而言,奶豬階段最少,隨日齡增長,毒素積累引起的猝死病例增多,以中豬階段達高峰,到肥豬階段則呈明顯下降趨勢;就母豬而言,以妊娠中后期母豬發生率最高,這應與妊娠中后期抵抗力下降,敏感性升高有關;就猝死原因而言,胃腸大出血最常見,心性猝死次之,肺水腫猝死最次。猝死病例應與猝死型鏈球菌病、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病、母豬與大豬梭菌性腸炎、中暑等病例區別。(資料來源:中國健康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