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中國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大會動物源細菌耐藥性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曾振靈作了《抗菌新藥與增效劑對動物源耐藥菌的研究進展》的分享。
指明新抗菌防控策略的發掘已成為熱點,開發新抗菌藥物(如尋找新靶點的化合物、挖掘新化學結構、擴大篩選范圍)、發掘新抗菌策略(聯合用藥策略、抗毒力策略、耐藥基因水平傳播抑制策略)、尋找抗菌藥物替代物(益生菌、噬菌體、抗菌肽)是主要途徑,其中尋找新靶點的化合物、聯合用藥策略等更是熱點。以下是曾振靈教授圍繞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及抗菌藥物使用幾大誤區等的梳理內容整理。
01什么是抗菌藥物
通常來講,抗菌藥物包含抗生素和化學合成的抗菌藥。曾振靈教授介紹,按照使用對象劃分,抗菌藥物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人和動物共用抗菌藥、人專用抗菌藥和動物專用抗菌藥。動物不得使用人專用抗菌藥。他進一步提醒,抗菌藥的使用存在藥物殘留、耐藥性的產生和擴散以及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潛在風險。
人和動物共用抗菌藥:如青霉素、阿莫西林、鏈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林可霉素、黏菌素、磺胺嘧啶、TMP等。
人專用抗菌藥:頭孢噻肟、頭孢曲松、亞胺培南、阿奇霉素、利萘唑胺、利福平、諾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動物專用抗菌藥:頭孢噻呋、頭孢喹肟、泰樂菌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泰拉霉素、加米霉素、泰地羅新、泰妙菌素、沃尼妙林、恩諾沙星、達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馬波沙星、乙酰甲喹等。
作為畜禽的養殖人員,一定要按農業農村部的規定使用,禁止使用人專用抗菌藥物。
02抗菌藥的使用存在6大誤區及新抗菌藥研發面臨的5大問題
曾振靈教授指出,抗菌藥使用過程中還存在6大誤區:1.抗菌藥=消炎藥;2.抗菌藥可預防感染;3. 廣譜抗菌藥優于窄譜抗菌藥;4.新的抗菌藥比老的好,貴的抗菌藥比便宜的好;5.把抗菌藥視為“萬能”;6.無抗養殖。“減抗行動是要解決濫用、亂用抗菌藥問題,我們提倡減抗而不是無抗養殖。”
新抗菌藥研發面臨的問題:1、難度大2、研發周期長(10-17年)3、研發費用高(需要投出大量資金)4、回報率低(成功率低+耐藥性快速產生)5、風險大
03合理使用抗菌藥的6大建議
曾振靈教授從六方面詳細解析了合理使用抗菌藥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嚴格掌握適應證。正確診斷是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先決條件,而細菌的藥敏試驗符合度可達70%至80%,因此選擇精準的抗菌藥物,藥敏實驗是必需的,通過藥敏試驗準確提出首選抗菌藥。值得一提的是,新獸藥一般不是首選藥。此外,病毒性感染不宜用抗菌藥;真菌性感染不宜選用一般的抗菌藥。例如,當病原菌確定是革蘭氏陽性菌或陰性菌時,可選用窄譜抗菌藥;若病原菌不明或疑有合并感染時,可選用廣譜抗菌藥。
(二)制定精準的給藥方案。成功的抗菌藥治療必須了解抗菌藥物的抗菌活性及藥動學特點和規律,從而建立最佳給藥方案(可參考獸藥典或規范的標簽說明書)。具體來看,用藥劑量方面,原則是要保證血液和組織達到有效殺菌或抑菌濃度;給藥途徑方面,對輕度感染內服給藥 (飲水或混飼) ,中、重度感染最好選用肌注給藥。病情好轉 (飲、食欲恢復) 時,應該由肌注給藥轉換為內服給藥。給藥間隔方面,根據藥物的消除半衰期及抗菌活性而定。療程方面,給藥療程要適當,過早停藥易引起感染復發。如選藥不當,藥物劑量太小,給藥間隔太長,療程太短,給藥途徑不當等,均可導致治療的失敗。另外,當腸道感染時,選擇吸收率低的藥物;若全身感染時,選擇吸收率高的藥物。
(三)根據藥動-藥效同步模型指導臨床精準用藥。PK/PD同步模型的研究真實地反映了動物體-抗菌藥-細菌之間的動態相互變化關系,是抗菌藥物合理用藥的重要研究工具。
(四)避免耐藥性的產生。如不濫用抗菌藥物;劑量要足,療程要恰當;杜絕不必要的預防應用;病因不明者不用;藥敏試驗后選藥;減少長期用藥等。
(五)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聯合用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治療并發癥、減少藥量、防止或延緩耐藥菌株產生。一方面,嚴重感染而致病菌未明確的,先行聯合用藥治療。其目的是,擴大抗菌范圍,待明確診斷后調整用藥。另一方面,單一藥物不能控制嚴重混合性感染,如呼吸道混合感染。必須掌握的是,應根據抗菌藥的作用特性和機理進行選擇,避免盲目組合。另外,對腎臟有毒性作用的抗菌藥物也應避免合并用藥。而且能用一種藥物就不要用兩種藥物。
(六)防治藥物的不良反應和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幼齡禽對藥物敏感性高;注意獸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產蛋禽慎用、禁用抗菌藥物;動物性食品的安全與最大殘留限量、休藥期、棄蛋期等密切相關,要嚴格遵守休藥期的規定。
“藥物即毒物,利弊并存,必須權衡正確應用。”最后,曾振靈教授總結了五大點:1.不妖魔化,不濫用抗菌藥,科學合理使用抗菌藥;2.正確的診斷是治療中貫穿始終的問題;3.治的是患病的水禽,不是治細菌;4.沒有最好的抗菌藥,只有最適合的抗菌藥;5.減抗、限抗與禁抗促生長政策下,合理使用抗菌藥任重道遠。
來源: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