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接到不少養殖戶的電話:家里的后備母豬280多斤了,也出現了發情的現象,可就是屢配不孕,咨詢解決辦法。在這里我將造成后備母豬屢配不孕的原因在這里做一個綜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后備母豬乏情和屢配不孕的原因除了先天的繁殖障礙及公諸因素外,其根本原因是內分泌紊亂, 卵巢活動靜止, 黃體持久不退以及生殖道炎癥, 生殖機能啟動不足等, 造成豬繁殖機能障礙。可概括為: 疾病、營養、管理、環境等四種因素。
一、先天性繁殖障礙
主要是母豬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畸形或免疫性繁殖障礙,對這類母豬應進行淘汰。
二、公豬因素
種公豬精液質量差,密度低、活力低,畸形精子比例大等也會造成母豬屢配不孕。因此應選擇優良的種公豬與母豬配種,建議采取人工授精的技術。
三、疾病因素的影響
1.偽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后備母豬,可導致生殖道粘膜充血、水腫等較長炎癥過程。而生殖道的充血、水腫對發情、懷孕過程產生明顯的干擾作用,使其造成發情表現不明顯及受孕障礙,尤其優良的品種豬影響最為明顯。
2.衣原體對豬的感染已有多次報道,臨床形式多樣化,其中對后備母豬生殖道感染多呈隱性經過,使生殖道炎癥導致后備母豬乏情,不排卵或排卵不孕等結果。這是衣原體病的隱性危害。
3.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對種豬群產生的影響日益嚴重,F其對母豬的性激素分泌代謝起到明顯的干擾作用,進而影響母豬的生殖機能。母豬低劑量攝入可出現持續性類似發情現象,產道充血水腫,因而極易造成細菌繼發性化膿感染而不孕。而高劑量攝入則會造成黃體滯留,不發情和假孕現象。后備母豬由于生殖機能處于逐步完善和啟動階段,對F-2毒素反應更加敏感,影響更大。
另外,豬發生乙型腦炎、細小病毒病、衣原體病、弓形體病等都會造成母豬繁殖障礙,造成屢配不孕,尤因引起注意。
四、 營養
母豬生殖機能的正常與否有其特定的生理和營養要求,尤其是各種營養需求平衡較為重要。而一部分生產者對種母豬各個階段飼料配方不當,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出現后備母豬乏情,輕者乏情期推遲,重者因過肥或過瘦而導致不發情被淘汰。因此,在飼料中給予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各種相應物質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
五、飼養管理問題
最常見的是:運動不足,過肥過瘦,缺乏性刺激。由于后備母豬缺乏運動,機體的各個系統尤其是生殖系統的生理功能不能很好地調動起來,使內分泌系統功能減弱,血液中各種相應的激素減少,生殖系統的發育減慢,導致初情期延遲。再者由于場地限制,造成后備母豬采食擁擠,采食量不均,導致豬群大小、肥瘦差異,也是造成后備母豬乏情的主要原因。因為過瘦的母豬體內性激素水平偏低,不利于發情。過肥的母豬則由于卵巢脂肪沉積,卵泡發育受阻,而且也會因排卵受阻而不孕。
六、環境因素和應激反應問題
1.后備母豬密度過大,過于擁擠,相互干擾,直接影響種豬生長發育。由于發育受阻,首先影響的是體重骨骼,進而影響到生殖系統生殖機能的發揮。
2.溫度和濕度對后備母豬的發情影響較大。在北方地區涼爽、干燥的春秋季與炎熱潮濕的夏季相比,母豬發情的天數及產仔數差異顯著。涼爽季節平均窩產仔數增加0.5~1頭。斷奶到發情的平均天數縮短2天。其原因主要是強烈的熱應激作用抑制了性激素的分泌,導致發情、排卵延遲。涼爽、干燥的春秋季節可促使性激素的分泌,從而使發情和排卵加快。因此,在炎熱的夏季,降溫、通風、保持豬舍干燥對保證后備母豬的正常發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環境改變產生的應激。從育成舍遷至配種懷孕舍及小群調整工作應盡早進行,不要過于接近發情期,以減少對發情的影響。
七、小結
后備母豬乏情及屢配不孕是養豬企業非常棘手的問題之一,尤其近年來養豬規模的高度集約化以及純種豬的逐漸普及,該問題愈顯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上面已跟大家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希望大家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好,很好的解決此問題。
資料來源:中國保健養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