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畜牧業不斷發展,家禽養殖業已成為畜牧業中的支柱性產業,各類家禽的養殖數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在養殖過程中,家禽疫病的發生與傳播仍然是制約家禽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家禽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需要從飼料中攝取合理比例的營養,任何營養物質的缺乏或過量和代謝失常,均可造成家禽體內物質代謝障礙,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稱為營養代謝病。此類疾病是近年來養殖場中常見多發的一種疾病,不僅損害了家禽機體的健康,降低了家禽的生產性能,還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收益。所以,了解家禽營養代謝病的發病原因和特點、以及診斷方法,結合養殖場實際情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對家禽養殖產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目前家禽的營養代謝病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 維生素缺乏及代謝障礙
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缺乏或者代謝障礙??;水溶性維生素B1、維生素B2、泛酸、煙酸、維生素B6、生物素、維生素B12、葉酸、膽堿、以及維生素C的缺乏或者代謝障礙。
2、無機鹽缺乏及代謝障礙
鈣、磷、鉀、錳、碘、鐵、銅、鋅、硒等無機鹽的缺乏或者代謝障礙。
3、 蛋白質與氨基酸、糖類和脂肪代謝障礙
家禽必需氨基酸缺乏或蛋白質代謝障礙引起體內酸堿平衡失調;糖類攝入過多則會轉化為脂肪進而沉積導致家禽脂肪肝的發生。
二、家禽的營養代謝病的常見病因
1、 營養攝入量較少
目前,規模化養殖場中家禽的營養來源主要是依靠飼料供給,當飼料中含有的能量、 蛋白質、脂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含量不足、或者飼料加工和貯存不當,使某種飼料原料的營養成分實際含量偏低,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能維持機體正常水平代謝,就會出現各種營養物質缺乏的臨床癥狀。此外,如果家禽感染病毒或細菌性傳染病等情況導致家禽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也會誘發家禽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
2、機體消耗量較多
家禽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有機體代謝非常旺盛的時期,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家禽對于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在特定生理階段,對某些營養物質的需求會大量增加,家禽機體消耗量增加,若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供給不能滿足此時期的營養需求,則會造成家禽體內營養物質缺乏,誘發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3、 體內代謝失調
家禽體內各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是復雜的,各種營養物質之間存在相互轉化、協同、拮抗的復雜關系,彼此相互調節、維持機體物質代謝平衡。如果飼料配方不合理,各物質之間的平衡關系被打破,則容易發生營養代謝病。如家禽體內的鈣、磷的吸收相互制約,同時又要依靠維生素的供給;鈣含量過多又會影響銅、錳、鋅、鎂的吸收和利用。如體內某些代謝酶缺乏、或內分泌機能異常導致代謝失調,也會引起家禽營養代謝疾病。
4、飼養方式不合理
對于規?;B殖而言,飼養環境對家禽的生長發育也有著重要影響。當飼養管理比較差時,家禽處于各種應激條件下,如溫濕度異常、通風不當、過度驚嚇、或藥物使用不合理,也會導致家禽腸道內正常菌群紊亂、影響機體對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增加了營養代謝病的發生幾率。
5、飼料搭配不科學
目前,仍然有一些養殖場為降低飼養成本,選擇自配飼料。當飼料原料搭配不合理或者忽視了某些營養成分時,家禽就容易發生營養代謝病。如家禽攝入的高能量飼料過多時,會造成體內脂肪在肝臟內沉積,進而導致蛋禽脂肪肝發病率上升。家禽長期采食大量富含蛋白質和核蛋白的飼料,會使內臟器官沉積大量尿酸鹽,引起痛風癥。
三、家禽的營養代謝病的特點
1、發病緩慢,病程較長
當家禽缺乏某種營養物質后一般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臨床癥狀。家禽發病后出現體溫降低,食欲下降,生長發育受阻等臨床癥狀。甚至部分家禽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
2、群體發病和地方性流行
規?;B殖情況下營養代謝病有群體發病的特點,同時我國由于礦物質元素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很不均衡,致使某些營養缺乏癥具有一定的地方流行性。如我國部分省份為缺硒地區和低鋅地區,在這些地區應注意家禽的硒缺乏癥和鋅缺乏癥。
3、早期診斷困難
家禽營養代謝病在臨床癥狀上一般不明顯,典型癥狀出現在發病后期,早期診斷比較困難。
4、容易誘發其他疾病
當家禽出現營養代謝疾病后其生長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易繼發或并發某些其他傳染病、慢性病。
四、家禽的營養代謝病的診斷方法
1、臨床典型癥狀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推斷可能的病因,如家禽出現運動機能障礙、骨骼變形、產薄殼蛋以及軟殼蛋數目增多等癥狀,可能是由于鈣、磷或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若幼雛出現頸肌痙攣、角弓反張、頭頸向后背呈現“觀星”姿勢的典型癥狀,則可能由于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如果家禽足爪向內彎曲,用跗關節行走則可能是由于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2、病理剖檢
某些營養代謝病會有特征性的病理學變化,,如維生素E缺乏時引起腦軟化病,可見小腦腫脹、表面有散在的出血點,腦實質出現黃綠色渾濁的壞死灶等;如果病禽胸、腿部肌肉蒼白,,出現灰白色或灰黃色條紋可能是由于硒與維生素E缺乏引起的。
3、實驗室診斷
測定家禽的血液、排泄物、飼料和水中些營養素及相關酶、代謝物的含量,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如測定血清和肝臟中的維生素A的含量,有助于對維生素A缺乏癥的診斷。
4、治療性診斷
通過對發病雞群可能缺乏的營養物質給予補充,觀察后期治療及預防效果,也是重要的診斷方法。
五、家禽的營養代謝病的綜合防治
1、科學合理地搭配飼料
根據家禽的品種、生長發育不同階段以及生產性能等實際情況合理搭配營養物質,保證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維生素飼料、礦物質飼料等添加比例滿足家禽相應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
2、改善飼養管理
定期做好飼養環境的消毒,保證舍內有適宜的溫度、光照、濕度和通風。監測飼料是否存在霉敗變質等。
3、定期開展家禽營養代謝病監測,樹立 “養防結合,防重于治”的養殖理念
定期對飼養的家禽進行抽樣調查,選擇特定家禽群進行實驗室檢驗,正確評估或預測家禽體內的營養需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