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微生物發酵飼料的概念
二、發酵飼料原料
1.秸稈類
作為世界第一大秸稈生產國,我國農作物秸稈占全球秸稈資源量的近1/5,其中,以玉米、小麥和水稻秸稈為主。秸稈具有一定的飼用潛力,可作為草食動物優質的粗飼料。但秸稈中粗纖維等不易消化的營養素含量較高,適口性差,采食過多會引起畜禽生產性能降低。
研究發現,玉米秸稈經微生物發酵后粗蛋白質含量顯著降低。微生物發酵可以改善玉米秸稈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微生物發酵后的玉米秸稈在顏色、香氣、酸味和質地上均優于未發酵組,且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酸性洗滌木質素(AD)顯著低于未發酵組。以上研究表明,秸稈類資源經生物發酵后具有轉化為蛋白飼料的潛質,使農業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緩解了我國蛋白質飼料短缺的狀況。
2.餅粕類
3.殘次落果、果渣和蔬菜尾菜
我國每年產出大量水果,大約70%被人們所消費,20%-30%為殘次落果。我國對殘次落果回收利用技術研究較少。傳統的處理方式為深埋或堆積漚肥。這種處理方式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會污染環境。
殘次果實營養豐富,富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這種情況受到飼料行業的廣泛關注。研究發現,殘次果實經發酵后有機大分子會分解為寡糖、糖蛋白和氨基酸等。這些物質可以為畜禽生長繁殖提供營養。
研究發現,發酵后臍橙殘次果真蛋白含量提高12.15%,粗纖維含量降低10.33%。研究發現,沃柑次果、落果發酵飼料替代了20%日糧,改善了富鳳麻雞養分表觀消化率和生長性能,同時增加了色素在肌肉中的沉積,肉色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開發殘次落果發酵飼料不僅有利于解決次果、落果未經處理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擴充飼料原料來源、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養殖業經濟效益。
水果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果渣,果渣中含有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有機酸、類黃酮和不飽和脂肪酸等。但是,果渣中蛋白質含量普遍較低,粗纖維、單寧、果膠等畜禽不易消化吸收的成分含量較高。經過生物發酵后,果渣營養價值和功能會得到提升,可用作畜禽飼料原料使用。
研究發現,蘋果渣經發酵后粗蛋白質含量提高200%,粗脂肪含量提高150%-200%,維生素C含量提高200%,粗灰分、粗纖維和礦物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蔬菜作為人們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年消耗量逐漸增加。蔬菜在采摘、運輸、分揀、銷售、加工等各階段產生的尾菜約占總產量的1/3。尾菜常規處理方式為堆積在田間地頭或作為垃圾處理。這樣極易引起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尾菜中的蛋白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脂肪酸、類黃酮及多酚類物質含量豐富,可促進畜禽生長發育,維持機體健康,但所含的木質纖維素、硫代葡萄糖苷、龍葵素、蛋白酶等抗營養因子會引起畜禽消化不良,降低畜禽生長速度。尾菜發酵可以使尾菜轉變為飼料資源,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降低飼養成本。
研究發現,與基礎日糧相比,花椰菜尾菜發酵飼料成本為0.84元/kg,同時,保育豬的增重收益和毛利潤分別提高30.84%和 44.48%。研究發現,將尾菜回收作為飼料每年可減少0.43kg的甲烷排放。研究發現,添加尾菜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保育豬干物質、粗蛋白質、鈣和磷的表觀消化率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顯著降低保育豬腹瀉率和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研究發現,西蘭花尾菜發酵飼料可以提高綿羊生長性能、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以及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綿羊日糧中添加尾菜發酵飼料可提高其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質。
肉雞日糧中添加發酵西蘭花莖葉顯著提高了肉雞采食量、體增重以及胸肌率等指標。發酵西蘭花莖葉還能降低產氣莢膜梭菌致肉雞的致死率,這與發酵西蘭花提升了肉雞的免疫力和抗氧化力相關。肉雞飼糧中添加發酵西蘭花可緩解產氣莢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生產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增加,提高免疫功能減少腸道中有害菌的數量,增加腸屏障功能。綜上所述,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可改善尾菜的質構特征和營養成分、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實現尾菜飼料化。
三、發酵飼料存在問題和展望
雖然,發酵飼料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價格低廉的非常規飼料原料經過生物發酵后抗營養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明顯降低,營養成分更加豐富和均衡,飼料適口性也有了改善,這提高了非常規飼料資源利用率,還降低了飼料成本。因此,將發酵飼料作為抗生素飼料的替代品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畜產品的迫切需求,也符合現代養殖無公害處理資源利用的要求, 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