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是谷物類飼料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畜禽的關鍵能量來源,其供能占比超四成,占畜禽生產成本的50%以上,對于養殖意義深遠。
根據淀粉不同的理化性質及結構的差異,淀粉被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直鏈淀粉由200~300個α-1,4-糖苷鍵連接的葡萄糖分子構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00 kDa,呈線性排列,結構緊湊,氫鍵保留完整,不易溶于水;而支鏈淀粉在直鏈淀粉的基礎上,每隔24~30個葡萄糖則會出現以α-1,6-糖苷鍵連接的分支,分子量比直鏈淀粉大,呈有分支的樹狀結構,因此支鏈淀粉結構松散,易溶于水。
(馬杰,2019)
淀粉利用率決定了能量的利用率,對其他營養物質利用率也有一定影響,而直/支鏈淀粉比是體現淀粉結構重要影響因素。
飼糧低直/支鏈淀粉比(0.11)會顯著提高黃羽肉雞的腹脂率,并有降低全凈膛率、半凈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的趨勢(戴求仲,2010)。高直/支鏈淀粉比的飲食可通過減少腸上皮細胞對氨基酸的消耗來提高內源性氨基酸的重吸收效率,促進蛋白質合成(Lv,2022)。同時,日糧中淀粉來源、組成的不同會影響直/支鏈淀粉的比值,而導致其在動物體內的消化程度及能量利用效率不同,進而影響動物的生產性能。
直/支鏈淀粉比對肉雞消化代謝影響
淀粉直/支鏈淀粉比影響肉雞對營養物質的消化代謝。飼糧中支鏈淀粉含量較高時,其消化速度快,短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葡萄糖,遠遠超出機體所需要的葡萄糖,多余部分則以脂肪酸的形式儲存起來,同時會產生較高較快的血糖、胰島素反應,影響氨基酸吸收。飼糧中直鏈淀粉含量較高時,其消化速度較慢,分解的葡萄糖不足以為機體提供血糖,即能量供應不足,機體則分解自身的蛋白質和脂肪補充機體需要,從而影響動物生長。
綜上,根據淀粉性質,直/支鏈淀粉比值不同導致淀粉在機體內消化速度和部位不同,因而其能量供應效率及對肉雞生長的影響存在差異,因此,飼糧中找到一個合適的直/支鏈淀粉的比值才是最有效利用淀粉的方式,從而使能量利用率最大化,節約飼料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