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后護理,首先要從產前做起,母豬產前四五天要逐漸減少飼喂量,其目的是減少腹部壓力,產前吃的少,產后才能吃的多。若產前吃的多,不僅會形成產程過長,而且還會形成產后胃積食,或吃的少,或者不食。
飼養母豬要有三天不喂,即配種當天不喂,發現產仔征兆的當天不喂,產仔后的第一天不喂。配種當天不喂的目的是減少腹部壓力,有利于受孕。發現產仔征兆的當天不喂是防止腹部壓力過大造成產程過長,同時也可以防止產后胃積食。產仔后第一天不喂是有利于排出體內糞便,為日后多吃食打好基礎。由于母豬產子時消耗了很大的體力和突然腹內中失去了很大的重量,豬的腹腔會覺得空蕩蕩的,即使給它喂料也不會吃的,要讓它逐漸的適應這種感覺和恢復體力。 產后第二天少喂【日按三斤計】,是因為剛出生的小豬吃奶量較少,喂多了產奶量較多小豬吃不完,這樣會對乳房形成壓力,易導致乳房炎的形成。以后要每增加一天就要增加一斤飼料來滿足小豬奶水的需求。
母豬產后要做好產后消炎,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產后三聯癥既乳房炎,子宮內膜炎和產后無乳綜合征的發生。有的人對產后母豬不重視做好消炎,以至于形成了上述癥狀 才想起了用藥治療,結果影響了母豬的產奶量和奶水質量,造成了小豬出現拉稀現象,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有人說產后母豬在夏季應該做消炎,因為夏季氣溫高,細菌滋生繁衍,冬季氣溫低,細菌不滋生繁衍,對產后母豬可以不做消炎,這是錯誤的,能夠產生炎癥的是母豬體內,無論是春夏秋冬它的體溫都是一樣的,所以不論什么季節對產后母豬都要做好產后消炎。
本人對產后母豬消炎是,母豬在產后第一針,不超過8小時注射土霉素一針,除了對產后消炎外,還可以起到凈化奶水的作用,防止小豬拉稀,土霉素也是治療 附紅細胞體的首選藥物,可以預防附紅細胞體的發生。隔日再注射一次其它消炎藥即可。對于人工助產的母豬,在做好注射消炎的同時,最好要在2天或3天用藥清宮,這樣結合會更好。如果產后出現不食而形成便秘的 ,要注射林可霉素消炎,還可以起到促進糞便軟化的作用,另一面注射復合維生素b促進胃腸蠕動。對于便秘的母豬如果有空欄的??梢詫⑺屭s到空欄里面放一兩個小時。沒有空欄可以將豬趕到室外運動。因為豬只要換了新的環境后它就會用力排便將干糞便排出。便秘嚴重的要采取灌腸通便處理?!。ㄙY料來源:養豬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