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跌跌不休,小麥價格錨定論再出
根據來自行業機構上海匯易提供的數據顯示,自第一艘巴西玉米駛向中國以來,目前已經離港運往中國的巴西玉米已超過80萬噸,預計未來至少還有70萬噸巴西玉米計劃運往中國,這意味著歲末年初中國市場巴西玉米供應量將激增。
據悉,目前巴西玉米明年三季度報價可低至2600元/噸;烏克蘭玉米明年二季度報價2650元/噸左右;美玉米理論進口成本低至2800元/噸附近。
就國內市場而言,目前國內玉米價格也面臨著持續下滑的局面,不過,目前各地疫情防控形勢的放開并未造成基層玉米的大量上市,這也對玉米價格的走低幅度提供了較好的支撐。
目前華北地區玉米主流收購價格已經普遍位于1.5元下方的位置,東北也落至1.4元之內。
而近階段市場價格跌勢最猛的則還數小麥市場。按照往年慣例,當前是小麥市場糧源下降、面粉需求增加,小麥價格穩步上行的階段。但今年除了前期疫情管控導致糧源區域性供應不足,價格有所走高外,目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放開,來自需求的低迷態勢開始占據市場主導,價格全面大范圍下跌。
據悉,最近一周時間不少面粉廠提前放假,物流渠道也面臨用工荒,個別企業為維持開工率,甚至要求只有楊過的員工才能上班。
分地區來看,山東地區面粉企業收購價格多在1.61-1.63元,部分企業來到了1.6元運行,河南地區收購價格多在1.59-1.615元,河北跌至1.61-1.625元。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隨著近段時間糧價的走低,市場也冒出一種新的觀點。近日來自糧油市場報刊發的文章稱,國內小麥和進口替代品將“錨定”玉米價格水平。
其實,關于小麥錨定論在市場上并不新鮮,去年是該論調最強勢的時候,認為小麥價格將最終牽制玉米漲勢。但從實際的走勢來看,當年的小麥價格為不但未對玉米價格構成強力的錨定,反而最終引發了今年上半年以來小麥價格的強勢上漲。
由于當前市場需求對價格的主導作用過于明顯,不少人對未來價格走勢表現出了相對迷茫的擔憂。在此,每日糧油提供一些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就短期來看,階段性的需求低迷會導致市場出現供需關系的失衡,但對于糧食等大宗商品而言,其需求彈性相對較小,中長期走勢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就當前國內糧食供需關系來看,繼續提倡小麥錨定玉米價格是不利的,相反,未來一段時間要想維持小麥等主糧價格的穩定,有關方面需要在小麥用途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包括限制飼料小麥的消耗規模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一周熱點
- 2023-09-19雞蛋價格兩個月漲超四成,原因在哪?后期走勢如何?
- 2023-09-19美國小麥收盤下跌,因需求疲軟
- 2023-09-199月中國玉米飼用消費調增 大豆進口和消費率上調
- 2023-09-18最高300萬元!又一地出臺規模豬場產能調控臨時貸款貼息政策
- 2023-09-18雙節備貨需求或將支撐豆粕價格
- 2023-09-18豬肉上漲,豬價下跌?丨記者實探豬肉市場:消費與養殖端豬價為何“一升一降”
- 2023-09-15關于征集2024年畜牧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建議的通知
- 2023-09-15預計豬價上方空間有限 維持中長線持空策略
- 2023-09-14《中國飼料》“豆粕減量替代”專刊編委座談會在京召開
- 2023-09-14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農業農村部發布《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