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華北黃淮地區小麥、玉米價差已經修復為180元/噸。小麥飼用優勢降低,現階段飼料企業基本不采購小麥作為飼用,小麥購銷熱度下降。2024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同比提高0.01元/斤,連續四年上調。
截至9月27日發稿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公布2024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2024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2024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同比提高0.01元/斤,已連續四年上調,有利于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促進我國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9月26日,國標二等普通小麥入廠價格:河北石家莊3020元/噸,衡水3020元/噸,邯鄲3050元/噸;山東德州3050元/噸,濟南3050元/噸,菏澤3030元/噸;河南新鄉3060元/噸,鄭州3040元/噸,周口3060元/噸;安徽宿州3030元/噸;江蘇徐州3050元/噸,周環比下跌10~20元/噸。優質小麥價格平穩運行,“藁優2018”河北石家莊收購價3200元/噸,河北衡水3200元/噸,山東菏澤3210元/噸;“鄭麥366”河南鄭州收購價3360元/噸,山東菏澤3400元/噸,江蘇南京3370元/噸;“濟南17”山東菏澤收購價3170元/噸,濰坊31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優普麥價差在150元/噸以上,與常年基本一致。面粉企業:本輪面粉銷售旺季接近尾聲,持糧主體出售小麥的高峰基本結束,各面粉企業根據上量情況靈活調整采購價格,市場整體窄幅波動。收儲企業:目前政策性儲備輪入接近尾聲,對麥價的支撐減弱。飼料企業:當前華北黃淮地區芽麥價格在2700元/噸以上,且流通量少;其他飼用替代谷物價格優勢明顯,糙米進廠價在2700元/噸左右;進口高粱進廠價2800元/噸左右,進口大麥進廠價2400元/噸左右,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在2900元/噸以下。監測顯示,9月26日,華北黃淮地區小麥、玉米價差180元/噸,價差已經修復。相比之下,小麥飼用優勢降低,現階段飼料企業基本不采購小麥作為飼用。秋糧陸續收獲上市,貿易商騰倉為收購玉米做準備,小麥購銷熱度下降。今年小麥產量和質量雙降,各主體跨區域搶抓糧源,7月中下旬起,小麥收購進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9月下旬,夏糧集中收購接近尾聲。從旺季收購期主產區收購情況看,9月下旬主產區小麥總收購量高于去年同期,除江蘇外,其他五個主產省收購量均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河南、山東增量多于其他主產省。據了解,江蘇小麥收購進度偏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夏糧由南至北上市期間,江蘇冬小麥在“爛場雨”前基本收獲完畢,質量明顯好于周邊省份,且開秤價格較低,吸引外地市場主體跨區域采購江蘇糧源,導致本地收購糧源數量偏少;二是從儲備方面看,江蘇多采用定向采購銷售方式,通過網上平臺采購,客戶組織貨源速度偏慢。目前全國冬小麥主產區氣溫接近常年至偏高,大部地區土壤底墑足,前茬作物生育進程接近常年同期,有望正常成熟騰茬,為穩定今年小麥秋播面積、適期適墑播種創造了有利條件。氣象部門預測,9月份全國大部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且分布不均衡,華西秋雨將持續影響西南部分地區,連陰雨和漬澇災害風險高,易造成秋收受阻、小麥播期拉長。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口小麥84萬噸,環比減少18.3%,同比增加58.2%;1月至8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956萬噸,同比增加52.9%;2023/2024年度至今(6月/5月)我國共進口小麥237萬噸,同比增加29.8%。澳大利亞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口小麥來源國。我國8月份自澳大利亞進口小麥46.3萬噸,環比減少6.8%,同比增加2.7%;自加拿大進口23.9萬噸,環比增加113.2%,同比增加231.3%;自哈薩克斯坦進口10.4萬噸,環比增加35%,去年同期為零;自俄羅斯進口2.2萬噸,環比增加13.1%,去年同期為1968噸。需要注意的是,配額有延期使用的規定,可以延期到配額年度的次年2月底前使用。去年國際糧價高,進口進度偏慢,今年1月至2月進口部分是去年配額延期使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9月份預計,2023/2024年度(6月/5月)我國將進口小麥930萬噸。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加之中歐班列具有成本優勢,哈薩克斯坦已成為包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法國、俄羅斯等國在內向中國市場供應小麥的多元化進口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小麥市場一直被頭號出口國俄羅斯的影響力所籠罩,過去一年來,俄羅斯小麥出口報價始終在主要出口國中保持最低。美國農業部估計2023/2024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為8500萬噸,將連續第二年豐收,9月25日,10月交貨的俄羅斯12.5%蛋白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價格在240美元/噸左右。9月26日,河北石家莊特一粉出廠價3480元/噸,京津地區3480元/噸,山東濟南3480元/噸,山西太原3440元/噸,河南鄭州3440元/噸,安徽宿州3480元/噸,江蘇徐州3460元/噸,周環比均下跌20元/噸左右。利空因素:“雙節”前面粉銷售旺季基本結束,面粉企業銷售量有所下降;小麥進廠成本小幅下降,帶動面粉價格下跌。利多因素:麩皮等副產品價格下跌,企業挺價面粉心態較強。9月26日,河北石家莊麩皮出廠價1900元/噸,安徽宿州1940元/噸,江蘇徐州19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山東濟南1880元/噸,河南鄭州1900元/噸,均下跌30元/噸左右。一方面,制粉企業開機率小幅下降,麩皮產出減少,隨產隨銷;另一方面,下游飼料企業剛需采購為主,市場整體購銷平穩。綜合來看,本周面粉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面粉企業開機率小幅下降。監測顯示,9月26日,受調查面粉企業開機率50%,周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大型面粉企業開機率70%,中小企業開機率30%~60%。由于小麥進廠成本、面粉及麩皮價格均小幅下降,綜合來看,本周面粉企業理論制粉利潤基本平穩。監測顯示,9月26日,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平均理論制粉利潤27元/噸,周環比持平。其中,河北石家莊50.8元/噸,山東濟南23.7元/噸,河南鄭州5.3元/噸。9月25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12月期約報收589美分/蒲式耳,周環比小幅下跌0.25美分/蒲式耳;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硬紅冬小麥12月期約報收714.5美分/蒲式耳,周環比下跌14.5美分/蒲式耳,跌幅2%;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硬紅春小麥12月期約報收769美分/蒲式耳,周環比下跌14.5美分/蒲式耳,跌幅1.9%。本周交易商繼續關注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此外,烏克蘭大部分農業產區持續干燥,不利于冬季作物的播種和生長。由于國內供應緊張,印度小麥銷售價格升至近8個月來最高水平,9月份迄今小麥價格受節日需求驅動,上漲近4%。印度政府估計今年小麥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274億噸。(原文刊登于2023年9月28日糧油市場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