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稻谷托市價蘊含著無形的活力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石少龍   時間: 2024-03-04

新一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如何確定?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給出了與去年同樣的答案,即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3月1日,四部門發布通知,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經國務院批準,2024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7元、129元和131元。

與上年比較,只有早秈稻繼續提高1元。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持續提價,自有其因。一是增產潛力在。這幾年,全國早秈稻在2800萬噸的低水平徘徊,無論是與史上最高產量,還是與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前較高產量比較,還有一定差距。增加雙季稻面積、恢復早秈稻生產,潛力是明擺著的。提價1元,既是動力,也能帶來活力。二是市場需求在。早秈稻有著不同于其他類型水稻的特殊用途,譬如米粉用糧、儲備用糧,這是其他非早秈稻品種不可比擬的。三是提價空間在。早秈稻看似連續5年提價,累計每斤提價7分,但與最高時的10年前的1.35元還有8分的差距。綜合考慮水稻生產成本、稻谷品種差別、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2004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的這種安排,符合一號文件“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的精神。

這么多年來,最低收購價的重要作用還是托底。當稻谷市場收購價格連續3天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時,啟動托市價則能在市場價格下滑時保護糧農種糧的基本利益,不啟動則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農民多增收。2023年,在稻谷主產區,據有關部門對稻谷市價的監測,自當年12月6日起,在黑龍江佳木斯地區啟動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不啟動的廣大地區,其市場價格在托市價之上,這對農民而言是一件好事。

終結糧食統購制度以來的近40年,后半期一直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制度,盡管對這一制度有過討論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議論,但沒有找到比實施最低收購價更好的辦法,表明最低收購價制度仍是目前較好的糧食收購制度。

最低收購價的起始之年,正是我國糧食產量改革開放后一度跌至谷底后的起飛之年;最低收購價得以長期實行,得益于之后的整整20年的糧食豐產。具體說來,2023年全國糧食產量在2003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65億噸,增長61.5%,其中小麥產量近18年連續保持在1億噸以上,稻谷、玉米產量近13年均連續保持在2億噸以上。沒有一定量的糧食特別是谷物維持市場,最低收購價便會失去物質基礎和運轉動力。由是觀之,糧食生產量的支撐作用毋容置疑。

糧食產銷的未來走向引人注目,而政策的指向非常清晰。稻谷播種面積恢復到早些年的3000萬公頃以上的水平,還有一兩百萬公頃的空間。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9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中央要求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并通過穩面積、提單產,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6.5億噸以上,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也是鞏固現行政策性收購框架的動力和基礎。(作者系湖南省糧食經濟科技學會會長,原文刊登于2024年3月2日糧油市場報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