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正式發布《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引發全球矚目。
根據最新關稅調整與互惠措施,對美農產品關稅分別為:大豆23%;玉米配額內26%,配額外90%;小麥:配額內26%,配額外90%。從商務的維度看,進口美麥依然遙不可及。
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中美博弈將跨入新階段,不確定性仍然是影響面粉企業經營決策的重大變量。以生產強筋高端粉為主的粉企需要客觀、理性評估進口小麥的穩定性、可靠性,制定符合當下形勢變化的有效采購決策,確保核心競爭力的延續。
關稅休戰之際,國內小麥行情漲勢漸起。近日以來,貿易商手中余糧已所剩無幾,各地儲備輪換小麥成為供糧的主力軍,競拍底價陸續抬高,100%成交率已屢見不鮮,競拍溢價隨處可見。大部分面粉企業在低庫存的壓力之下出手搶糧,漲價之聲此起彼伏,引人注目的是處于主產區普麥價格洼地的聊城、德州轉瞬之間成為價格高地,當地部分面粉企業的收購價格已突破1.27元/斤大關(36面筋)。河北的保定、滄州則成為主產區的價格谷地,部分粉企的價格仍未突破1.23元。
當前行情變化打破了多年來形成的新麥上市后新陳同價、新陳雙降的規律。綜合各方因素分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首先是玉米價格持續上行,與小麥的價差逐步縮小,部分區域深加工企業玉米價格超過小麥,形成倒掛,小麥飼用成為現實,部分飼料企業加入輪換小麥競拍大軍,爭搶糧源。
受關稅戰影響,油廠開機不足豆粕暴漲,當前雖已降溫,翹尾因素仍存,粉企副產品價格仍在高位,盈利狀況大為改善,采購小麥積極性明顯提高。
小麥市場流通量縮減,輪換投放數量不足,投放區域不均衡,造成階段性供應趨緊,局部地區供應不足,粉企小麥庫存量普遍較低,漲價保量成為必然。
未來一個月小麥主產區是否出現大面積極端降雨天氣;玉米行情是否持續上行,飼用小麥量是否持續大幅增加;各級輪換小麥競拍投放是否暫停或大幅度減量;新麥上市,粉企、糧庫、貿易商、第三方資本等是否大力度開展新麥收儲。
綜合各方因素來看,如無意外,新麥豐產的概率依然較高,前期熱炒的減產、干旱等因素對小麥行情的影響較為有限,主產區的全面豐收是決定小麥行情走向的最重要的壓艙石。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粉企將很快轉入下半年的盈利賽道,愿業內同仁以變應變,去偽存真,客觀、理性決策,努力開創粉企的豐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