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17日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當周,全球小麥市場走勢分化。芝加哥小麥期貨因低價刺激出口增長而反彈,但堪薩斯與明尼阿波利斯小麥下跌,反映供應壓力及天氣利多出盡。堪薩斯州實地考察顯示單產高企,但病蟲害與出口乏力可能令優質小麥淪為飼料。黑海地區降雨改善墑情,有助烏克蘭和俄羅斯新季作物生長。歐洲南部豐產抵消北歐干旱憂慮。中國主產區則遭遇極端高溫和干熱風威脅,引發減產擔憂并加速補庫采購。綜合來看,小麥市場呈現“整體寬松、局部緊張”格局,區域供需差異和中國動向將主導后市價格波動。
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解讀:歐盟小麥強勢回歸,中國補庫需求成為新變量
美國農業部5月份供需報告首次發布對2025/26年度的供需預期,就美國而言,下一年度小麥行業面臨"量價齊跌"的挑戰。種植面積縮減1.5%至4540萬英畝,疊加收獲面積下降3.4%,導致產量預計下滑2.5%至19.21億蒲。出口預計減少2.4%至8億蒲,反映出美國小麥競爭力持續減弱。期末庫存預計增長9.8%至9.23億蒲,推動庫存用量比從當前年度的42.6%升至2025/26年度47.1%,也高于10年均值44.9%。庫存壓力的加大直接反映在價格預期上,美國小麥農場均價預計下跌3.6%至5.30美元/蒲。
與此同時,中國需求增長成為這份報告的重要看點之一。雖然下一年度中國小麥產量預計微增至1.42億噸,但是庫存預計下降2.4%至1.239億噸,這將推動中國小麥進口激增80%以上至600萬噸。日本進口預計維持在545萬噸左右。
全球小麥庫存用量比預計將從26.5%微降至26.1%,在供需整體平衡的表象下,隱藏著嚴重的區域分化——主要出口國庫存充足,而部分進口國庫存持續收緊,也導致小麥市場面臨多重挑戰:俄羅斯出口政策的潛在變化、歐盟產量前景的實際兌現程度,以及中國進口節奏的波動。若中國補庫需求持續超預期,或黑海出口受阻,都可能引發價格階段性上漲。美國農戶雖然面臨庫存壓力,但全球需求的區域分化可能提供新的出口機會。這種"整體寬松、局部緊張"的格局預示著新年度小麥市場將呈現"區間波動、結構分化"的特征。
美國冬小麥狀況繼續改善,優良率創下五年同期新高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5月11日,美國冬小麥優良率54%,比一周前51%提高3%,也高于去年同期的50%,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值。頭號冬小麥產區堪薩斯州的冬小麥優良率為48%,一周前47%;俄克拉荷馬為53%,一周前48%。得克薩斯的冬小麥優良率提高到了42%,一周前32%。不過在生產軟紅冬小麥的伊利諾伊州,優良率為60%,低于一周前的61%。全國冬小麥抽穗率為53%,一周前39%,去年同期55%,五年均值45%。春小麥播種66%,一周前44%,去年同期59%,明顯領先五年同期均值49%。出苗率平均為27%,高于五年均值19%。
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截至5月13日,23%的冬小麥處于干旱區,略高于一周前的22%,低于去年同期的25%。約38%的春小麥處于干旱區,比一周前高出1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14%。美國農業部表示,截至5月11日,堪薩斯州表層土壤墑情短缺的比例從27%提高到33%,其中9%“非常短缺”,影響小麥抽穗和灌漿。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未來五天降水云圖顯示,5月18日到5月23日,美國大平原地區將會出現大范圍的降雨過程,其中南達科他州的雨量最高,可能達到1.50英寸到2.00英寸,北達科他州、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大部以及其他平原地區的降雨量估計從0.25英寸到1.25英寸不等。
年度考察顯示堪薩斯州小麥豐收,但出口競爭激烈可能導致優質小麥淪為飼料
美國最大的小麥產區堪薩斯州今年小麥長勢喜人,田間表現優異,但出口乏力和病蟲害壓力卻令農戶憂心忡忡。本周美國小麥質量委員會組織的年度巡田活動考察了堪薩斯州及周邊449塊小麥田,預估該州2025年平均小麥單產將達每英畝53蒲,遠高于去年的46.5蒲,也高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50蒲。預計總產量或達3.385億蒲。
黑海地區繼續降雨,緩解土壤墑情
本周黑海地區持續降雨,從烏克蘭到俄羅斯聯邦西南部的降雨補充了小麥和玉米主產區的土壤墑情,不過低溫天氣,部分地區甚至出現霜凍,對作物生長造成了負面影響。
由于3月和4月的霜凍和干旱天氣,烏克蘭部分冬油菜籽和小麥作物損失(面積不超過10萬至20萬公頃),農民積極地補種葵花籽和玉米。預計未來一周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將迎來更多降雨,氣溫將進一步升至20-22攝氏度,這將加速春季作物的生長,并提高冬季作物的產量潛力。
戰略谷物上調歐盟小麥產量預期,因南歐豐收抵消北歐干旱擔憂
法國咨詢機構戰略谷物公司(Stratégie Grains)周四發布報告,預計2025/26年度歐盟軟小麥產量將達到1.298億噸,較4月份的預測高出170萬噸,較去年受降雨影響的收成增長14.7%。這也是戰略谷物連續第二個月上調小麥產量預期,因為西班牙、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軟小麥單產潛力非??捎^。
不過北歐地區干旱可能會對軟小麥單產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法國北部、德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蘭。如果干燥天氣持續到6月底,歐盟的小麥產量最終可能會比目前的預測低數百萬噸。
低價有助于提振美國小麥出口銷售改善
隨著美國小麥跌至創下近五年新低,美國小麥(尤其是新作)出口銷售加快。截至5月8日當周,2024/25年度美國小麥凈銷量近6萬噸,顯著高于四周均值;2025/26年度交付的新季小麥凈銷量為75萬噸,一周前49萬噸。2024/25年度迄今美麥銷售總量為2148萬噸,同比增長13.55%,而美國農業部預測全年增長16%。
從出口報價來看,5月15日,法國小麥的FOB報價為234美元/噸,較一周前上漲4美元;阿根廷上河小麥為234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4美元;美國軟紅冬小麥美灣FOB報價221美元/噸,上漲1美元;美國硬紅冬小麥報價為236美元/噸,下跌1美元。
中國主產區極端高溫天氣威脅小麥作物
中國氣象部門周五發布預警,下周一至周四干熱風風險較高,可能嚴重影響包括河南在內的主產區的冬小麥作物。國家氣象局預測,河南、陜西、山西等地區部分地區氣溫可能升至40度以上,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極端天氣加上干熱風預計將擾亂小麥灌漿,加速小麥成熟,造成作物嚴重受損。2024年河南小麥產量約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27%,收獲通常在5月下旬開始。此前媒體報道,由于擔心極端高溫可能對中國小麥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近來中國買家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購買了40萬至50萬噸小麥。美國農業部在5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2025/26年度中國小麥產量為1.42億噸,比2024/25年度增加1.4%。小麥進口量預計為600萬噸,比2024/25年度增加81.8%,不過仍低于2023/24年度創紀錄的進口量136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