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上旬,南方早稻陸續收獲上市,市場購銷熱度逐漸提升。各級儲備已經陸續開始進行2025年產早稻競采工作,烘干廠、貿易商等主體積極入市收購早稻。與此同時,陳稻市場購銷活躍度進一步下滑,價格延續穩中下行趨勢。
早稻陸續收獲上市
各級儲備積極競采
進入7月上旬,南方早秈稻陸續收獲上市,烘干廠、貿易商等主體陸續開秤收購。據市場調研,本周,江西烘干廠潮糧收購價普遍在0.90~0.96元/斤;湖南角山米業于7月3日開始掛牌收購新季早秈稻,其中圓粒早稻(28%水分以內濕稻谷)收購價1.03元/斤,普優收購價1.00元/斤,普通稻收購價0.97元/斤。新季早秈稻收購拉開序幕,預計湘贛地區大規模收獲上市要等到下周。
從本周開始,南方各級儲備已經陸續展開2025年產新季早秈稻的競價采購工作。據統計,本周競采成交價集中在:江西圓粒早秈稻1.32~1.34元/斤,浙江和福建圓粒早秈稻1.37元/斤,廣東圓粒早秈稻1.37~1.44元/斤、珍桂早秈稻1.58~1.63元/斤,基本都是折價成交。
今年南方產區圓粒早秈稻種植面積增加,產情整體趨好,新稻供應比較寬松,且由于圓粒早秈稻主要用于各級儲備補庫,在供應寬松預期下,后期圓粒早秈稻行情預期并不樂觀。
高溫多雨天氣并存
新稻生長略受影響
本周,稻谷主產區氣象條件整體略偏差,新稻生長仍受影響。東北大部降水量50~80毫米,利于一季稻生長發育,遼寧東部、吉林中部等地降雨強度大,部分低洼稻田漬澇風險較高;廣西、云南、四川盆地等持續多雨,累計降雨日數6~8天,多雨寡照易導致水稻作物根系早衰、受淹倒伏,田間濕度大也易引發病蟲害發生發展。
6月30日至7月5日,江南中東部、華南中東部、江淮、江漢東部及黃淮東部等地出現35℃~39℃的高溫天氣,局地40℃以上,浙江大部、江西中東部、福建北部等地早稻將出現輕至中度高溫熱害,不利于授粉結實和籽粒充分灌漿。
據農業氣象監測,目前早稻主產區普遍處于抽穗至乳熟期,廣東、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區已開始收獲上市,廣西早稻收獲上市還有10天左右;一季稻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分蘗至孕穗期,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處于返青至分蘗期。
拍賣行情繼續走弱
連續六周成交下滑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數據顯示,7月1日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60.1萬噸,實際成交1.7萬噸,成交率2.9%,成交均價2627元/噸;成交量比上周減少2.2萬噸,成交均價下跌37元/噸,成交全部為黑龍江省粳稻,南方中晚秈稻全部流拍。至此,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成交量已連續六周下滑,周度成交量從最高的23.2萬噸降至1.7萬噸。
綜合來看,4月1日至7月1日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已進行14期,累計投放864.7萬噸稻谷,實際成交125.6萬噸,成交率14.5%,成交均價2657元/噸。其中,粳稻成交122.2萬噸,占比約97%;中晚秈稻成交3.4萬噸,占比約3%;早秈稻全部流拍。
今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投放的糧源主要為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經過前期的拍賣成交出庫,目前剩下的糧源基本上都是質量偏差的,市場主體采購意愿不高。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消息稱,7月8日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計劃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中晚稻60萬噸。分品種看,中晚秈稻30萬噸,粳稻30萬噸;分年份看,2020年產12萬噸,2021年產31萬噸,2022年產17萬噸;分省份看,黑龍江省30萬噸,河南省18萬噸,安徽省9萬噸,江西省3萬噸。(全文刊登于2025年7月5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