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VC的潛力在國內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3-01-01
維生素C(簡稱VC)是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工業開發組織確定的26種基本藥物之一,業內人士稱之為醫藥產品的“常青樹”。醫藥行業曾以較快速度大幅度提升VC生產能力,一度使中國的VC出口量居世界之首。但是,VC國際市場的競爭已呈白熱化。有關專家指出———
  曾經有過輝煌和“傷痛”
  我國VC始產于1958年,當時東北制藥總廠年生產能力為30噸。1990年,我國有14家企業生產VC,產量為6050噸,其中出口4377噸,當時國內VC行業擴產已見端倪。1991年—1994年,由于VC出口高額利潤的推動,國內企業爭先恐后上項目,致使VC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到1996年,我國VC生產企業由1993年的15家發展到26家,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為2.6萬噸,出口2.3萬噸。生產能力占世界的40%以上,出口量為世界VC貿易量的45%左右,居世界之首。
  然而,就在此時一場價格大戰狼煙四起。
  1995年10月,國際市場VC巨頭瑞士羅氏制藥公司為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突然宣布VC降價20%,接著又以每月降價10%的速度連續降價,從每千克13美元一直降到5美元,國際市場上VC價格最低時一度降到每千克4.5美元,這使全世界的VC生產企業都開始虧損。在這場價格戰中,我國VC生產企業大部分不是羅氏公司的對手。我國的VC企業由原先的26家出口企業減少到主要的4家,分別是東北制藥總廠、華北制藥廠、石家莊制藥廠和江山制藥公司。在當年的廣交會上,我國VC成交量僅為300多噸,不及往年成交量的一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因盲目投資造成VC生產能力過剩,損失至少50億元人民幣。1996年—1998年的3年期間,我國VC出口由于價格暴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3億美元。
  整合行業確保健康發展
  造成在“國際大戰”中被動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VC生產企業,生產布局分散,規模偏小。從生產高潮時的26家企業來看,分布在17個省、市、自治區,其中由5個省、市有兩家以上企業生產VC;生產能力超過萬噸的僅一家,超過5000噸的有5家,大部分為生產能力在3000噸以下的小廠,有的甚至只有一二百噸的生產能力。這種布局致使我國VC生產效率低下、能耗高、成本高。而世界最大的VC生產企業羅氏公司擁有3套萬噸級VC生產裝置,規模大,生產集中,在成本方面占有明顯優勢。另外,我國VC的產銷對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依附性,對國內市場缺乏開拓力度,且多頭出口。一旦國際市場降價,國內企業便忙碌于盲目競相削價,同室操戈更加劇了無序競爭。
  毫無疑問,這樣的“傷痛”必須“醫治”。
  1999年國家經貿委下發了《關于醫藥行業制止重復建設的若干意見》,根據配套的相關規定,在VC領域,一律不再批準新上、擴大生產能力的基本建設和技改項目,對未經批準擅自上項目的企業,要嚴令停建,建議停止銀行貸款,嚴重者要采取法律手段制裁。
  經過整頓和市場調節,獲準經營出口VC的單位減少到19家,保證了VC出口的順暢,我國VC生產企業也開始扭虧為盈。
  VC市場依然危機四伏
  實現扭虧為盈后,國內四大制藥企業又開始大幅擴產,很快使我國VC總生產能力達到4.5萬噸,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業內人士曾指出,四大國內VC巨頭的大規模擴產,已呈“騎虎難下”之勢,極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殘酷競爭,但目前四家的實力并沒有占據絕對優勢看,誰也無法使對手出局。
  果然不出所料,在去年,國內VC四大生產企業就與國際VC生產巨頭巴斯夫、羅氏制藥展開了新一輪的短兵相接。
  巴斯夫2001年成功收購了日本最大的VC企業武田制藥(年產VC6000噸),而此前羅氏制藥將進攻的長矛插在了中國的上海。因為VC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日本,而中國的四大VC生產企業70%以上的產量是出口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在國際市場上,中國VC價格和巴斯夫、羅氏制藥相差1美元左右,競爭主要集中在價格、技術、成本、規模經營上。
  然而,目前巴斯夫、羅氏制藥占據著VC的絕大部分高端市場———醫藥領域,而其生產品種也不僅僅是VC,還有維生素其它系列產品,所以他們完全有能力以其高端市場和維生素系列產品帶來的利潤作為挑起VC價格戰的強有力后盾。反觀我國醫藥行業,大部分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VC產品利潤更是微乎其微,要讓其它產品為VC“以豐補歉”看來困難多多。2001年的戰果表明,中國VC企業并沒有全軍覆沒,而巴斯夫、羅氏制藥也沒能在短時間內擊垮中國VC企業。新世紀第一個回合的較量,以實際上的平分秋色而暫時謝幕。
  倘若說新世紀第一年國內VC四大家族還能與國際VC市場巨頭進行一個回合較量的話,那么接下去的競爭趨勢就很難說了。
  由于我國VC企業的產品目前主要針對國際市場,雖然國內廠家都明白,國內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但需要相當大的投入和一定的時間才能培育出來,因而誰都不愿意開發、培育國內市場,而是競相進攻國際市場。
  而在此時,巴斯夫公司和羅氏公司與國內一些VC企業頻頻碰頭,商談合資事宜,并逐漸將目光移向四大巨頭。有消息稱,巴斯夫擬與某廠合資建設VC生產基地,另一家企業也在與羅氏進行協商。
  這樣的舉動對于國內VC生產企業來說,可謂觸到了痛處。原來的4家VC生產企業實力相當,如果其中有人與實力雄厚的洋巨頭“聯姻”,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內VC行業的市場格局。
  現在,國際市場VC供過于求,而每年全球消費量的增幅只有2000噸,即使大家從此不再擴產,也要5年才能把生產能力的富余部分消化掉。他們都明白,未來5年時間里,VC行業沒有好日子過了。
  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有關專家認為,國內VC行業應采取相應措施調整VC產銷,穩定和規范VC產銷及市場;應重視技術進步工作,進一步提高質量,提高效率,節能降耗,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此外,有關專家還提出:不能一味依賴出口而“吊死在一棵樹上”。目前,我國國內VC年用量僅在4000噸左右,不及生產能力的10%。即使按生產能力的10%計算,應用量也只有5000噸,人均年用量4.67克,國外先進國家人均年用量在60至100克,世界平均水平在10克。我國的VC90%應用于醫藥領域,發達國家比例僅為30%。由此可見,除醫藥以外的其它很多領域,我國尚未有效開拓。如在食品領域,VC作為飲料、果醬、糖果等添加劑,對提高人體素質極為重要。VC還能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其應用量在國外所占比例約為10%左右,我國在這方面基本上屬于空白。當然,在加大對國內市場開發力度的同時,還應擴大宣傳,提高消費者對VC重要性的認識,以加大國內的市場需求。
  文/鄔時民
 上一篇 | 暫無
 下一篇 | 國內膽堿再次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