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上半年,除了促生素(維生素H)由于生產短缺價格
上揚和維生素C由于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外,整個維生素市場保持
穩定。維生素C市場由于過量生產而自釀苦酒,一些主要的生產
企業面臨著價格危機,這種價格壓力直接導致了維生素市場格局
的變化。但羅氏和巴斯夫作為行業“領頭羊”卻在市場激戰中不
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使用最為普遍的是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
生素E,三者市場價值近20億美元。其中維生素E最大,超過了10
億美元;維生素A和維生素C各為5億美元。其余較小的維生素市
場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D
和維生素H,每個品種都有0.5~1.5億美元的市值。在各種用
途中,維生素作為動物飼料的市場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
,在藥用和食用領域都是以4~5%的速度增長。
一、主要維生素產品
1、維生素A
繼始于1998年的嚴重衰退之后,維生素A市場似乎露出一線
復蘇的曙光,已呈現出緩慢上升趨勢,目前供需基本平衡。維生
素A的主導生產廠有巴斯夫、羅氏和AAN。
2、維生素B系列
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產
品,主要生產廠商有羅氏、巴斯夫、AAN、Daiichi維生素(B)
、Chinook(維生素B)以及幾家中國制藥廠。在這些大型生產廠
家之中,羅氏公司對維生素B產品的投資最多,它先后在德國、
中國等幾個國家追加和增加投資,德國的Grenzach是羅氏最大的
復合維生素B6生產基地,上海新亞制藥是它搶占中國維生素B6市
場的基地。
3、維生素C
這是目前全球維生素生產廠家競爭最激烈的一塊,也是中國
企業直接加入并具有相當實力的一塊。市場格局可謂三足鼎立,
即羅氏公司、巴斯夫公司和中國四家公司,具有明顯優勢的是前
兩者,羅氏的市場份額達到40%,而巴斯夫在兼并日本武田的維
生素C銷售網絡后市場份額達到28%,剩余約30%的市場由包括
中國四家企業在內的其它全球維生素C生產廠家分享。自中國企
業加入競爭以來,維生素C市場局勢急劇變化,過量供應使得價
格直線下滑。面對慘烈的市場競爭,各廠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要么擴產兼并降成本,要么研究新工藝搞創新。預計未來幾年內
,這一形勢暫時無法改變。
4、維生素E
維生素E系生育酚與生育三烯酚類品種的集合名稱,其中α
-生育酚的結構活性最強,就世界范圍而言,羅氏、巴斯夫、
AAN、Cognis、伊斯特曼及ADM屬于老資格的維生素E生產廠家,
其中Cognis、伊斯特曼生產天然的維生素E,其效力比合成品強
一倍。天然和植物提取是目前用藥的趨勢,相信隨著人們對該產
品認知程度的加深,天然維生素E市場會增加。
維生素E自1995年以來價格一路下滑,到1999年全球維生素E
總銷售額已跌到10億美元,但近兩年市場價格普遍上揚,平均上
漲15%以上。由于瘋牛病的蔓延,歐洲各國紛紛棄用牛骨粉、牛
下水粉等蛋白飼料,改用維生素E作為飼料添加劑,促使歐洲各
國維生素E價格普遍上漲,其中飼料級維生素E價格比去年同期增
長25%;此外,維生素E在化妝品行業和保健品行業的走俏也是
促使其市場復蘇的重要原因。
5、維生素H
維生素H在過去的一年里由于產量不足價格不斷上漲,從每
克1.50美元漲到2.00美元,再到6.00美元甚至更高。受此影
響,羅氏公司近來進行了維生素H的擴產。但奇怪的是默克公司
卻這個市場中撤出,默克公司曾經在德國Darmstadt和Gernsheim
年產300噸純維生素H及其原料。
羅氏、日本住友、田邊-鹽野義是規模最大的維生素H生產
廠家,目前尚未出現新市場同他們抗衡,因此,維生素H的價格
還會有上漲空間。
6、維生素B(氯化膽堿)
價格下跌使氯化膽堿過量供應的勢頭受到遏制,目前氯化膽
堿干品市場處于緊縮形勢,但液態氯化膽堿的供貨卻很充足。由
于三氯甲烷供貨緊張以及運輸成本增高使氯化膽堿的價格不斷上
漲,而且隨著亞洲經濟發展和市場上乳牛、肉牛業氯化膽用量增
多,飼料級氯化膽堿的市場供需趨于平穩,價格也趨于平穩。
氯化膽堿主要生產廠家有Chinook、巴斯夫、Bioprodncfs、
Ducon、UCB和Akzonob。
7、煙酸/煙酰胺
目前煙酰胺的市場需求正以每年4~5%的速度快速增長,主
要原因在于發展中國家飼料添加劑需求量的快速增長;但由于日
本和第三世界國家生產規模的擴大,價格走低。
8.其它維生素
羅氏和日本第一制藥是泛酸酯的主要生產廠,巴斯夫是泛酸
鈣領先生產廠。目前市場上泛酸酯供需基本平衡,價格穩定。
β-胡羅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物,應用范圍廣,能產生絢
麗的橘色,在飲料類使用廣泛,同時它也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抗氧
化物。主要生產廠家有Cognis、羅氏、巴斯夫,其中Cognis生產
天然類胡羅卜素有優勢。
二、主要維生素生產廠家
1.羅氏(Roche)公司
羅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產品生產和經營商,它占整個
維生素市場40%的份額。面對全球維生素市場激烈的競爭,近年
來羅氏公司也頻頻對其產品市場格局和發展策略以及內部人員管
理做出重大調整,使其至今仍繼續保持它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僅在2000年10月羅氏就有以下投資活動:投資9200萬美元在
德國的Grenzaeh采用新發酵工藝新建一生產維生素B和維生素H的
生產線;在中國上海投資興建維生素B6的生產線;另外又預算以
17000萬瑞士法郎在瑞士的Sisseln興建年產25000噸的維生素E生
產線。羅氏目前的全球計劃是將全面、系統地升級產品的技術水
平,定位適當的生產規模,確定生產操作作為戰略來考慮。而維
生素E項目是其戰略目標的一部分。
2001年4月羅氏又在比利時的Deinze新建一間規模為年8000
噸預混維生素工廠,專門生產用于寵物的預混維生素。羅氏今年
還準備在南非的Isando建一間規模為年產2000噸預混維生素工廠
,主要生產藥用和食品級的維生素產品,產品可以銷往非洲南部
其它國家和地區。
2001年6月初諾華公司投資48.3億瑞士法郎(27.5億美元
)購買了羅氏公司3.7%的股份,約合7.5億美元。這并不是羅
氏要賣掉維生素部分主營業務,相反這只是羅氏公司近期結構調
整的一部分。它的本意在于加強其在維生素銷售方面的建設,同
時削減職員,提高制藥經營的效率。事實上,早在5月份羅氏就
宣布要壓縮8%或辭去3000個員工。
羅氏公司今年準備上兩個新產品——干維生素E 15%CC和β
-胡羅卜素10%CWS/S。這種新的干維生素E產品是一種專門的
配方組份,它可以添加到軟飲料如水中,既有抗氧化的健康優勢
,又有外觀的吸引力。
羅氏主要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天然、合成)
、維生素K、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泛酸酯、
維生素H、葉酸、煙酰胺、葉黃素、β-胡羅卜素等21個維生
素產品和維生素預混合物。
2、巴斯夫/武田公司
巴斯夫成功地兼并Takeda(日本武田)維生素公司,現占有
維生素市場28%的份額。兼并消除了巴斯夫以前在水溶性維生素
方面的弱勢,鞏固了它在脂溶性維生素方面的優勢,這是巴斯夫
擴展戰略的關鍵一步。巴斯夫主要生產維生素A、β-胡羅卜素
、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泛酸酯、氯化膽堿、葉酸、維
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
近年來,巴斯夫主要有以下投資活動:計劃第一步在
Ludwigshafen投資10000萬歐元(約合9000萬美元),將維生素E
的產量加倍,并將其前體產量提高到年產20000噸,預期從2002
年可以得到投資回報。作為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巴斯夫開始了一
個投資6億歐元(約合5.4億美元)的項目,以提高維生素產量
,并保證其在維生素消費方面的領先地位。
巴斯夫的調整活動主要有:Wyandotte,Mich子公司到年底
將逐步乃至最終撤出維生素生產領域,維生素E油的生產將被轉
移到Ludwigshafen公司。Whitestone,S.C.預混工廠也于6月
15日關閉,預混生產將會轉移到Neosho,MO.,Georgetown,
Ontario,Canada等地區。通過重組,公司希望在美國的維生素
生產能夠降低消耗,提高競爭力。
巴斯夫一直在產品生產技術和工藝改進方面探索,為提高維
生素發酵收率,巴斯夫與西班牙的Salamanca大學聯合研究提高
用來合成維生素B2的Ashbya霉菌的生產率,這一技術使
Ludwigshafen維生素B2的產量在沒有投入的情況下增加到1000噸
。
飼料添加劑也是巴斯夫維生素戰略的關鍵部分,飼料添加劑
既包括維生素,也包括類胡羅卜素、甘氨酸、酶類和有機酸。這
個市場中,巴斯夫在全球22個國家運營著25家飼料預混合物工廠
。另外,巴斯夫在馬來西亞的Kuala Lumpur建造了一個年產2000
噸飼料維生素預混合物工廠,該工廠2000年6月已投入生產。
3、中國維生素生產企業
主要是以東北制藥、石家莊制藥、江山制藥、華北制藥、華
中制藥等多個維生素生產大廠為代表。由于中國企業加入了維生
素市場的競爭,并且砝碼不斷增加,這使得維生素價格面臨挑戰
。其中,國內的維生素C由于過量生產正面臨著不斷加劇的價格
危機。
4、其它一些生產商
AAN(安萬特動物飼料廠)公司,主要生產維生素A、維生素
B(與ArcherDaniels Midland公司合資生產)、維生素B,維生
素E,它是維生素B的主要生產廠家。
Cognis營養健康品公司,主要生產天然混合胡蘿卜素和天然
維生素E。
Chinook公司,主要生產氯化膽堿(維生素B)。Daiichi制
藥廠,主要生產維生素B和泛酸酯。
其它精細化工制造商和維生素生產商,如Nepera Inc,
Cambrex公司的一部分生產煙酸和煙酰胺;LONZA集團生產煙酸、
煙酰胺、六基吡啶甲酸、左卡尼汀及其衍生物;ADM(維生素E)
、Eisai Company(維生素K);Kongo Chenical(葉酸、維生素
M)、Solvay(維生素D)、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和
Tanabe Seiyaku Company(維生素H);Bioproducts Inc.;
DuCoa;UCB、Akzo Nobel(氯化膽堿);Merck KgaA(維生素B
、維生素H)。
三、維生素消費市場
1、就消費區域來講,由于歐美各國經濟發達,他們是維生
素消費的最主要市場,但就是在發達地區,維生素作為食物添加
劑和化妝品的消費系數也與本身經濟增長率密切相關;亞洲經濟
發展最快,也是維生素市場的一道消費亮點,隨著近年來逐漸走
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的復蘇,亞洲對維生素的需求不斷增加
;東歐各國維生素市場目前增長緩慢,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東歐
經濟的好轉,維生素市場一定會迅速騰飛。
2、就消費方式來講,首先,無論作為動物飼料,還是在藥
用、食品添加劑方面,維生素的混合使用已超過了單方應用,這
一趨勢還在不斷增加;其次,人們對維生素消費品種要求越來越
多、越來越細。最后,在用藥的選擇上,天然提取藥物已越來越
得到人們的認可,成為用藥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