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豬及豬肉 » 正文

豬價漲 效益好 為何農民還是不想養?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為何農民養豬興趣下降?

  今年以來,我省生豬生產持續下降,市場生豬貨源緊缺,生豬購銷價格、苗豬成交價格同時創下近6年來的新高。據權威部門對全省12個市級城市25個菜場的調查,6月份豬肉統貨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2.90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75元,上升40.98%;苗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9.03元,同比上升73.99%;肉豬收購價每公斤8.25元,最高的三元豬達9.60元,同比上升57%。另據省畜牧局統計,4月末全省生豬總存欄1551.01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132.19萬頭,下降7.85%,為30多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豬價高,豬糧比價也合理,看上去養豬也是賺錢的,為何生豬存欄仍持續下降?蘇北的農民反映,養豬不僅苦臟累,而且投入大、收益不確定,發不了大財,搞不好還會虧本。而且,豬價一上漲,養豬的成本往往跟著同步攀升。眼下,一頭苗豬的成本就達300元以上,這對農戶是一筆很大的支出,許多農戶擔心,現在高價購進苗豬,將來一旦生豬行情下跌,可能出現較大虧損,所以對補欄持觀望態度。同時,今年夏糧雖然豐收,但不少農戶惜售心理嚴重,再加上政府有保護價,因此糧食價格短期內難以回落,這些都帶來養豬成本的居高不下。再加上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就業門路拓寬,人們對傳統的養豬業已失去興趣。基層政府對效益低下的養豬業也不再過問,過去扶持生豬生產的許多優惠政策都取消了,傳統的養豬專業村多數變成了無豬村。比如養豬大縣沭陽縣的37個鄉鎮中,8個鄉鎮搞板材加工,4個培植花草苗木,5個栽種大棚蔬菜,2個加工粉絲,還有的鄉鎮發展特種養殖,過去豬多要調出,現在則要依賴調入來滿足本地市場。另外,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按豬糧比價來判斷養豬是否賺錢的傳統評價標準已被淘汰。過去計算農戶養豬賺的錢,實際就是農民養豬掙得的工資收入。飼養一頭豬行情好的時候能掙100多元,行情不好還會虧損。這與打工或從事其他副業收入相比,差距太大。而且,即使豬價較高,也不存在過去一哄而上發展養豬的社會基礎,因為勞動力大多外出了,農民有其他的賺錢門路,其家庭存糧也十分有限,讓農民買糧養豬也是不現實的。所有這些,都造成農民養豬從過去的“一哄而上”轉向“一哄而下”。

  雖然生豬供需嚴重失衡,市場缺口加大,但由于水產品、禽類等其它替代品一直供應充足,因此并沒有給城市居民消費造成太大的影響。不過,專家分析認為,三季度是全年氣溫最高的季節,生豬長途販運會大大下降,銷區城市豬源將更為緊缺。同時,全國性的公路運輸車輛限載,將大大提高豬肉運輸成本。6至9月又是沿海伏季休漁季節,各種替代品的貨源都顯得偏緊。因此,未來的幾個月,生豬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但漲幅不會太大,因為隨著夏糧豐收,秋糧播種面積增加,糧食價格上漲的空間已經不大;三季度氣候炎熱,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而過高的肉價也會抑制消費。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