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農民收入增長六成來自養殖業
2003年,河南省濟源市畜牧業為農民增收貢獻突出。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405元中940元來自畜牧業,畜牧業對農民現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66.9%。
依靠科技支撐是該市畜牧業發展的基礎。目前全市畜牧業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豬、禽、牛、羊良種率分別達到98%、96%、65%和5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豬、牛、羊出欄率分別由去年的116%、40.7%和64.1%提升到132%、43%和66%。生豬、蛋雞兩大產業的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80%和56%。由于生豬品種優、禽蛋品質良,使該市的生豬和禽蛋價格在高于周邊地區的情況下仍暢銷全國各大、中城市。今年共外銷生豬29.5萬頭,生豬外銷率達83%;禽蛋外銷1.35%萬噸,外銷率達48%。
建立小區做大產業是第二個重要舉措。1999年以來,該市對傳統庭院式的生產方式進行變革,提出“以養殖小區為載體,采取小群體、大規模發展模式,強力推進畜牧業規模化經營”的新思路。五年來該市畜牧業規模化經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了生產方式蟲“院到園”、養殖規模由“百到萬”、經營方式由“散到整”、養殖戶收入由“千到萬”的歷史性轉變。截至目前,全市發展養殖小區224個,入區飼養戶達3135戶,區內存欄畜禽達200余萬頭(只)。全市42%的規模養殖戶進入小區飼養,平原鄉鎮入區飼養戶達95%以上。
為保持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該市積極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采取“四個一”措施,即“強化一種意識、創新一個機制、找準一個結合點、理順一套體制”,收到了“經費來源有保證、基層隊伍有活力、防檢結合有載體、牧業健康有保障、農民增收有后勁”的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