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應對 不辱使命——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見聞
農歷猴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與禽流感的戰爭拉開了帷幕。在北京東三環長虹橋東北角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全國禽流感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這里。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春節的歡樂里時,這里早已開始了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戰幕悄悄拉開
2004年1月27日,廣西隆安縣發生第一起禽流感疫情,消息迅速傳到農業部。1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禽流感防治工作,第二天,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正式成立。
其實在此之前,一些周邊國家爆發的禽流感事件已經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月14日,中國開始采取了一些嚴厲的措施來預防禽流感流入。農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出公告,從即日起,嚴禁從疫情國家和地區進口各種禽類動物及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同時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關加強對來自這些發生禽流感國家和地區人員的衛生檢疫。
1月16日,農業部發出公告:我國已將高致病性禽流感列為危害嚴重的一類動物疫病進行預防。同時,向全國畜牧獸醫系統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動物疫情監測機構加強疫情監測工作,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要加強檢疫監督管理,如發現疫情,要嚴格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采取強制措施,迅速撲滅。
1月19日,農業部再次向各地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實行疫情每日報告制度。通知還要求各地切實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并做出具體部署。要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加強春節期間防疫工作,節日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1月20日,農業部部長杜青林深入河北省三河市的養雞場和養雞大戶調研。他對養雞戶說,實踐證明禽流感可以預防得好,控制得住,關鍵是要做到早防早控、嚴防嚴控。
當第一起疫情發生后,農業部進一步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加強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的力度,并對非疫區的預防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同時,于當天緊急向世界有關組織通報了疫情及采取的措施。之后,湖北、湖南、浙江、云南、河南和新疆等地相繼發生禽流感疫情,農業部、衛生部等立即向新發生疫情地區派出督查指導組,督促并協助地方政府撲滅疫情,落實各項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并及時向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
1月28日,農業部發出《關于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以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嚴防疫情擴散,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和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當天,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齊景發在泰國曼谷舉行的關于當前禽流感形勢部長級會議上,通報了我國最近發生的禽流感疫情及中國政府采取的果斷處置措施。
2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請農業部副部長劉堅等介紹中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眾多新聞媒體都予以高度關注,有100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走進農業部
2月8日,是個星期天。上午,記者走進位于長虹橋畔的農業部大樓,親身感受了指揮中心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值班室加班登記簿上,當日的記錄多達10頁。聽門衛講,春節期間連大年三十仍有不少人在加班。自從1月29日全體人員歸位之后,這座大樓里就沒有了春節的概念,沒有了周末。
記者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不時撞見手持文件步履匆匆的工作人員。6樓防治組的臨時大辦公室里,七八個人在各自忙碌,有的一邊接聽電話,一邊記錄,有的在起草著什么。墻角邊支了張小床,旁邊放著快餐紙箱,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方便面的味道。
8樓的畜牧處,辦公室里響起七嘴八舌的討論聲,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但“禽流感”三個字卻格外的清晰。
10樓一房間坐滿了人,氣氛緊張,原來是綜合組正在開會,部署下階段防治禽流感工作。
在11樓的負責禽流感協調工作的秘書處,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本想采訪的記者竟然插不進話,等了一等,只得悄然離去。
“忙,家都回不去。”農業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檢測技術研究室主任寧宜寶教授說。自從來到指揮部,寧教授就很少回家了。記不清每天要接多少電話,反正平日里能用三四天的手機電池現在得天天充電。說話間,手機又響了,一接,是一個養殖戶打來的。
文印室正忙著排版的盛麗萍對記者說:“反正是天天超負荷運轉,有時一天得排四五百個版。”
快到下午1點了,在部里餐廳,記者看到杜青林部長匆匆走進,臉上略顯疲憊。
據悉,自1月份以來,農業部有關司局的同志連續數日加班加點,經常通宵達旦,為加強禽流感防治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緊張有序,從容面對
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確保指揮中心從容應對不斷發生的禽流感疫情。
“對于禽流感,農業部抓得緊,抓得早。早在春節前,農業部就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并且召開第一次會議,開始運轉。全國防治禽流感指揮部成立后第二天,農業部的防治組就宣告成立,主要承擔防治工作。”在稍事休息的當兒,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副站長于康震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于康震介紹說,防治組的首要任務就是指導、督促各地制定防治禽流感工作預案、地方禽流感疫情處理和防疫工作并檢查實施情況。防治組成立前,農業部就已先后派出10多個督察組,分赴將近20個省市。其次是組織制定全國禽流感防治預案、規劃,起草有關技術規程。此外,負責禽流感疫情監測,及時提出全國禽流感疫情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議。比如重點研究免疫、撲殺和產業損害救助政策等;提出有關防治知識的宣傳要點、培訓計劃和群防群控指導意見;組織和指導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監測;開展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流感監測,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國衛生系統人間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理預案(試行)》;抓緊協調加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有關事宜。其中有多個方案措施已被采納應用。據悉,近日農業部又派出5個組分赴疫區進行督查。
在1月27日廣西省隆安縣發現第一起禽流感疫情后,農業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發生疫情的地區,組織力量依法對疫點周圍3公里范圍內的禽只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對疫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禽只實行強制免疫,對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進行大面積消毒。同時開展受威脅區的緊急監測工作。
當疫情突如其來,廣大群眾最需要的是及時了解有關疫情的科學知識以及如何實行科學預防。因此,疫情發生后,農業部立即抽調專家組織編寫“兩書一掛圖”(《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識問答》、《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政策法律問答》、《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掛圖》),經多位專家夜以繼日幾審幾校,僅僅歷時5天,“兩書一掛圖”就由農業出版社印刷出版,并免費向各地贈閱。圖書和掛圖以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科學準確地介紹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點、癥狀與診斷、防治政策和措施,以及群眾關心的相關問題,對廣大群眾及時了解、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幫助作用。
在指揮部,寧宜寶教授不僅是專家組的成員,還是一位“義務宣傳員”。他告訴記者,“大家最關注的是疫情會不會擴大?應該怎樣采取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也有的消費者考慮更多的是,吃哪樣食品更安全?疫區禽類及其蛋類能不能食用?人會不會感染病毒?人怎么做好防護?也有的人對概念性問題不很清楚,比如,禽流感是怎樣一種病毒?是怎么引起的?有關疫情流行的特點?當然還有從養禽角度詢問的,如養的雞賣不出去,該怎么辦?如何補償被撲殺的禽類?……”
正說話間,寧教授的手機又響起。“因為市場上銷售的禽類和禽類制品是經過獸醫衛生部門嚴格的檢驗和檢疫,病禽和不合格禽類制品不會進入市場流通,所以超市里的肉及蛋類可放心食用。當然,也要注意飲食衛生,對禽蛋等食品要高溫燒熟燒透,防止外熟里生。”他盡力解答著消費者的疑問。
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彭小元說,該處承擔著防治禽流感綜合組的協調工作,主要負責信息上下溝通的傳輸工作。中央、國務院的指示部署、部里的防治措施意見建議的上報都通過這個部門。平日里,作為值班室,小到詢問農業部電話,大到中央領導傳達指示,都可能找到這個部門。而防治禽流感的特殊時期,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許多緊急文件必須及時呈送處理,聯系落實,收集整理,按程序報送,不能耽誤。因此,從1月29日開始實行雙班制,因為情況繁多,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是啊,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的事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卻是那么的井然有序,這里凝結著多少人的辛苦和付出。畜牧局局長沈鎮昭每天只能睡3到4個小時,已經連軸轉好幾天了,他主要負責向部里和國務院準備匯報材料,起草修改文件。晚上累了只能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休息一會兒。而行業發展和科技處調研員謝雙紅,連續加班好幾天,走路竟然一頭撞到玻璃墻上,眼睛都撞腫了。
據前方督察組反饋,各有關方面果斷決策,緊急處置,疫區群眾密切配合,目前疫情已部分得到有效控制,廣大群眾情緒穩定,生產生活秩序正常。
農業部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由于中國家禽飼養比較分散,冬春季病毒極易傳播,加上我國動物防疫體系還有薄弱環節,人們對禽流感和防治禽流感的知識了解不夠,中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只要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落實“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和復雜局面的充分準備,將各項防治禽流感的措施落實到位,我們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