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養殖結構 拓寬增收渠道
湖南茶陵縣腰陂鎮土石村袁智放下建筑老板不做,在當地建起了300多間豬舍。新年一過,就出欄生豬300多頭,純收入近萬元。在茶陵縣的下東、棗市、腰陂、米江等地,像袁智這樣的養殖戶已超過200多戶。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主渠道。
茶陵縣山地草場廣闊。該縣委、縣政府將養殖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來發展。去年全縣生豬、菜牛、家禽、山羊、養蜂、水產等養殖業總產值達7.5億元,是農業總產值的一半,農民人均養殖純收入近600元,比上年度增長2成。今年,該縣又調整養殖結構,把種草養畜和漁業生產作為重點,落實省級“草食牲畜生產示范基地縣”項目,加大對菜牛養殖帶、養殖小區、養殖大戶的培育力度。如今,在生豬、漁業、菜牛、家禽四大養殖帶的帶動下,全縣又形成了13個規模養豬、養牛小區。今年初至2月上旬,全縣新增養殖大戶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