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場改生鮮超市——勢在必行!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3-01-01
規范卻拼不過老菜場,生鮮超市發展亟須突圍
去年,依照南京市政府和市商貿局的規劃,5家“農改超”試點企業的8家門店在南京城陸續開業,但大半年過去了,有著諸多優點的生鮮超市卻幾乎都陷入生存困境中。
“農改超”叫好不叫座?
與潮濕泥濘的老菜場不同,這些生鮮超市銷售的農產品不但質量有保障,而且不會出現短斤少兩的現象。“我們門店里18臺電子秤每天早上開業前都要用砝碼校一下,保證顧客購買時不少斤兩。同時,市政府還給我們配了蔬菜檢測儀,每天上午由專人對蔬菜農藥殘留、福爾馬林等進行檢測。”南京龍蟠菜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維榮向記者介紹。據了解,這些生鮮超市都采用POS機統一收銀,哪怕買根蔥也可以出小票。資料顯示,在經濟發達的西歐等國,市場上80%的肉菜等生鮮食品供應來自超市。同時,率先實行“農改超”的上海、福州等兄弟城市“農貿市場超市化”已取得初步成效。
“農改超”遭遇瓶頸
據調查,運營成本高是制約生鮮超市發展的首要因素。由于進行了簡單裝修,配備了POS收銀系統、電視監控等基礎設施,使得門店一次性投資增大。同時,生鮮超市增加的檢測、分級、加工等環節促使水、電費用大幅提高。據悉,僅一家800多平米的生鮮超市每月電費就高達萬元,每年的統一收銀和包裝袋費用也在15萬元左右,超市招租收取的租金根本不夠沖抵房租。
“農改超”勢在必行
市商貿局副局長周益彬表示:“2月初頒布的中央1號令明確指出,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城市農貿市場改建成超市,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城市開辦農產品超市’。這就是對‘農改超’的肯定。”周益彬同時表示,市商貿局下一步準備因地制宜、多層次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有條件的地方直接實行超市化,其他可以引進“農加超”模式(即在農貿市場中劃出一塊區域建生鮮超市) 。
上一篇 | 暫無
下一篇 | 泰國北部再次暴發禽流感
一周熱點
- 2022-05-31未來十年 畜產品市場變局如何?
- 2022-05-30倒計時1天!新希望六和2021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
- 2022-05-302022年大商所農保計劃生豬專項項目發布會在肇慶召開
- 2022-05-30關于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的通知
- 2022-05-30擺脫“外國種豬依賴” 中國養殖業使出“黑科技”
- 2022-05-30近五年關聯交易猛增?雙匯發展大額采購美國豬肉價格是否公允? | 問詢風云
- 2022-05-30中農穎泰高分通過新版獸藥GMP驗收
- 2022-05-30大北農發力鄉村振興,聯手黑龍江省政府啟動“龍江十年千億投資計劃”
- 2022-05-30全球小麥市場一周要聞:小麥價格互有漲跌 上升趨勢未變
- 2022-05-30國內豆粕市場高位盤整等待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