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陜西省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
據最新統計,上半年陜西省出欄豬616.91萬頭、出欄牛41.43萬頭、出欄羊242.90萬只、出欄家禽3133.43萬只,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9.7%、5.1%、6.4%和8.4%;肉類總產量62.84萬噸、奶類總產量68.1萬噸、禽蛋產量21.24萬噸,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8.2%、12.3%和1.2%;大牲畜存欄319.93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0.2%,其中牛存欄288.38萬頭,增長1.1%;豬存欄1029.58萬頭,增長4.3%,是近年來的最低增幅;羊存欄942.38萬頭,增長7.3%;家禽存欄6878.26萬只,增長1.7%。據對各市的調查分析,上半年我省畜牧業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1、奶業生產繼續增長,但增幅趨緩。近年來,為促進奶產業的發展,我省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奶畜養殖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使全省奶畜養殖規模迅速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繁育、養殖、防疫以及產品銷售一條龍格局,使奶業生產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今年上半年奶業生產繼續穩步增長,但受2005年國內奶業市場整體短期波動的影響,增長幅度明顯趨緩。截止六月底,全省奶牛存欄達到48.10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12.2%,漲幅較去年同期的17.2%回落了5個百分點,但奶業市場基本平穩,奶牛價格由炒作、虛高狀態回歸到以質論價、優勝劣汰的理性狀態,鮮奶價格整體小幅上漲,管道奶供不應求,手工奶低價位收購和“賣奶難”問題依然存在。全省牛奶產量51.55萬噸,增長16. 8%。奶山羊存欄169.33萬只,羊奶產量16.54萬噸,增幅同為0.6%。
2、肉牛肉羊生產穩定,市場前景繼續看好。牛羊肉作為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又是地方風味小吃“牛羊肉泡饃”的主要原料,一直保持旺盛的消費需求,加之牛、羊又是草食牲畜,受飼料價格影響較小。因此,我省牛羊肉生產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之勢,牛羊肉價格也一直處在高價位。目前,全省牛肉均價每公斤17.4元,羊肉17.9元,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養豬效益下降、生豬生產低迷。2006年我省生豬生產和全國一樣比較低迷,生豬產品價格全面下跌,仔豬價格由2004年9月最高時的每公斤18.75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公斤6.8元,下降63.7%;活豬收購價格由2004年9月最高時的每公斤9.29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公斤5.49元,下降40.9%;豬肉價格由2004年9月最高時的每公斤15.77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公斤9.56元,下降39.4%;目前豬糧比價(4.2:1)已跌到盈虧點(5.5:1)以下,養豬普遍虧損。主要原因是:一是受前兩年生豬生產持續高價位、高利潤的刺激,群眾養豬積極性高漲,生豬增長過快,短期供過于求;二是豬肉消費需求增長緩慢,新的市場開拓滯后;三是我省豬肉加工能力較低,主要以活豬外調為主,受市場制約較大;四是飼料價格居高不下,養豬生產成本較高。
目前生豬生產雖然發展緩慢,但總量仍處在較大規模的水平上,加之人們對肉食需求結構的變化和副食品替代品的增加,因此不會對下半年的豬肉市場供應產生大的影響。隨著三、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預計全年生豬生產不會出現大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