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4月初四川省生豬價格繼續下滑。出欄肥豬每公斤均價下跌0.51元,仔豬每公斤均價下跌0.81元,豬肉每公斤均價下跌0.70元。“當前,無論是自繁自養,還是購買豬仔飼養商品豬,都難逃虧損。”一位姓付的生豬養殖戶介紹說,一頭豬平均每天消耗的精飼料(含玉米,豆粕等)成本在9.1元左右。“這就意味著,一頭豬一天必須長兩斤肉(5.2元/斤),才不會虧本。”
自繁自養曾被認為能夠抵御住豬價下跌帶來的影響。在去年下半年豬價暴跌以來,多數養殖戶轉向養殖母豬。但多數養殖戶表示,即便通過自繁自養,每頭豬出欄仍將虧損70元至80元,而通過購買仔豬喂養成商品豬,則每頭將虧損150元。多數市民對豬價持續下跌表示歡迎,但養殖戶們顯然有苦難言。
一方面是豬肉價格下降,另一方面養豬成本卻持續上揚。
四川省畜牧局生豬監測系統監測數據顯示,4月第一周豆粕每公斤均價小漲0.01元,魚粉(以進口為主)每公斤均價小漲0.03元。養殖戶何炳光稱,三個星期前,當地市場上玉米每斤從0.8元上漲到了0.9元,每頭豬的成本壓力再次增大。
除成本上漲外,另一個令養豬戶頭疼的問題是貴州、河南等外地豬的入川。某屠宰廠老板表示,外地入川的豬除去運費成本,平均每斤比川內的豬便宜0.2元左右,打不起價格戰的養殖戶只好選擇縮小規模,甚至徹底退出市場。彭州市畜牧局相關人士表示,與去年相比,當地約減少兩成養豬戶。
上述人士稱,在去年國家給予養豬戶優厚扶持政策的影響下,當地養殖戶紛紛擴展規模。但畜牧局根據整個市場母豬和仔豬量初步預測今年市場可能會供大于求,當時就采取措施對養殖戶進行了一定宣傳,但效果不明顯。目前,“雖然本地生豬存欄量有一定下降,但豬價要止跌回升估計還有一段時間”,上述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