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省商務廳最新的價格監測,本周的豬肉批發價降幅超過30%。眼下在北京,買一個白菜的錢據說可以買到一斤豬肉。
從豬肉零售終端到生豬上游養殖和屠宰加工,這個巨大的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這種市場波動是屬于周期性運轉還是特殊時期現象?對此,本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現象
4月肉價降30%“最近豬肉是越來越便宜了。”昨日,在汪家拐菜市場買菜的劉秀麗表示,從春節以來,豬肉每個月都在跌,買肉也越來越便宜,原來買五花肉的價格,現在能買到精瘦肉了。
豬肉價格春節后迅速回落
主婦們的開心并沒有感染到做豬肉生意的胡師傅。“這陣子生意不好做啊,兩天才賣一頭豬,每天就賺一點工錢,沒什么利潤。”胡師傅說,自今年農歷正月過后,他們的生意就逐漸淡了下來。目前,五花肉每斤賣7元多,原來賣12元一斤的一級肉,現在也只賣9元一斤。
根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對18市68縣的監測,豬肉價格在春節暴漲后,迅速回落,上周豬肉價格跌幅有所減緩。
省商務廳的價格監測表明,白條豬的批發價格本周為16.84元一公斤,而去年同期是23.36元,精瘦肉的零售價為21.83元,去年同期這一價格為28.92元一公斤,五花肉為16.44元一公斤,去年同期為22.83元一公斤。
自去年以來,豬肉價格進入了一個下降通道,預計近期不會發生反彈。
中小養殖戶延遲拿豬訂單
下游的這一價格變化也影響到了上游的養殖戶。四川一家大型種豬和仔豬供應商告訴記者,受前幾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飼養成本不斷上升和部分地區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因素的影響,生豬供應不足,從而造成2007年5月以來我國生豬價格一直處在高價位運行。
前年底,每頭生豬的利潤在800元左右,巨大的利潤吸引不少人開始投資養豬。這讓合作的養殖戶去年很積極,去年紛紛買來仔豬去養商品豬。“今年我們收到的仔豬訂單其實并不少于去年,但是很多合作的養殖戶到現在還沒來拉豬,繼續持觀望態度,可能是想等到過了這段價格下降通道再來拿豬源。”
行業普遍預計,今年4—7月份仔豬價格下降速度最快,活豬價格次之,豬肉價格下降最慢,也就是說損失最大的是養豬生產者。隨著生豬價格的下跌和豬肉消費量的減少,豬肉價格將出現持續下滑局面,5—7月豬肉價格可能跌入本年度低谷,之后豬肉價格將觸底反彈。
原因
豬肉近期為什么降?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認為,供大于求、金融危機、豬肉消費正值淡季,這三者被認為是最近豬肉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7年肉價大漲刺激各方養豬
豬肉價格的漲漲跌跌,是因為生豬數量時少時多。供需關系難以保持基本平衡,生豬生產也反反復復持續多年。而為促進生豬數量和肉價在合理范圍內波動,國家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7年,就由于全國生豬數量超過20%的銳減,市場上豬肉供應偏少,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之后,不僅農民養豬規模擴大了,一些房地產商、小煤窯主也開始收購養豬場,連高盛這樣世界知名的投資公司也參與進來,2007年以后全國生豬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去年高肉價和生豬補貼等政策因素刺激,去年農民養豬積極性大增,而目前則處于生豬大量出欄時間;而且全國各地今年生豬市場供應普遍充足,川豬外調有所減少,導致大量的出欄肥豬只能在內部進行消化。
來自省畜牧食品局的信息表明,去年全省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比前年增加近10%,全年出欄商品豬2700萬頭,其出欄量占到總量的27%,比前年增長7%。2008年母豬的存欄增長,大大地超過了市場平衡的母豬量。這預示著能繁母豬增長過快,產能明顯過剩,將造成2009年二季度仔豬、生豬過剩。
危機的影響已蔓延到餐桌上
另外,金融危機的影響已逐漸蔓延到川人的餐桌上,據介紹,目前肉類的消費確實有一定影響。該負責人表示,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終端市場的消費能力,特別是餐飲企業豬肉消費有一定減少,從而影響了整個豬肉市場的銷量。
正值傳統的消費淡季
還有一點,由于每年的3-10月都是豬肉消費的淡季,所以目前豬肉市場正處于傳統的消費淡季,這也是導致價格下滑的原因之一。據介紹,春節前后是豬肉的消費旺季,由于市民大量購買豬肉制作腌臘制品,節日拉動的消費會促成豬肉市場的繁榮。對于目前的市場狀況,該負責人表示,恐怕短期內很難再繁榮起來。
產業反應
肉價有望年底觸底
目前豬肉價格下調,位于豬肉產業鏈下游的產業,如火腿腸等豬肉加工類產品的價格會不會下調呢?
下游肉食品加工企業暫不調價
四川火腿腸生產大戶、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肉類加工食品的價格一直是比較穩定的,雖然豬肉作為原材料的價格有一定下跌,但糧食的價格在上漲。同時,豬肉降價對老百姓短期看來可能是好事,但對農民來說并不是好事。而且長期以后對消費者也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很快會打擊農民養殖積極性,豬肉價格又會上漲。所以我們不希望看到豬肉降價。”
成都餐飲肉類菜品沒見降價
雖然肉價有所下調,但成都市內餐飲行業肉類菜品價格也沒見下降的趨勢。在成都王府井百貨附近做中餐館生意的一位老板介紹,雖然豬肉價有所下降,但近段時間,蔬菜的價格卻在持續上漲,肉價下降的利潤被菜價上漲給抵消了不少,加上市場同行都沒有怎么動,因此沒有調整含有豬肉原材料的餐價。
四川養豬大戶規劃不變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日前已發出警告,目前散養戶的生豬養殖收益已經由盈利轉為微利甚至虧損。就在一些散戶抱怨現在賣一頭生豬要虧近100元的時候,巨星、通威、新希望等介入了生豬規劃化養殖項目的四川龍頭企業,是否也將順風轉變原有的投資目標?
四川巨星集團董事長唐光躍昨日透露,目前大型養豬場向養殖農戶出售的仔豬,雖然從每斤9元多降到5元多,利潤空間縮小了,但規模化養殖的商品豬還是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規模養殖抵抗風險的能力比散戶和中小養殖戶要強一些。加上飼料是我們自己生產,成本可以控制住。”
調控
規劃養殖推出生豬期貨
長期來看,生豬的價格劇烈波動能否避免?
為防止當前肉價過度下跌,今年1月國家出臺了相關調控預案,確定豬肉與糧食價格比例6:1為盈虧平衡點,引導養豬戶根據豬肉與糧食比價,算養豬的盈虧賬,進而調整生產規模。一旦整個行業虧損嚴重,將啟動預案。
唐光躍認為,養豬的模式創新勢在必行。“借鑒世界先進養殖模式,發展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盡快推出生豬期貨,破解養殖風險難題。”唐廣躍以美國生豬行業發展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美國生豬養殖業和生豬屠宰加工業相繼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通過簽訂長期合同和縱向整合的方式來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擴大生產規模。同時生豬期貨發揮價格發現的功能,使養殖業者能回避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使得從種豬培育、繁育豬仔、飼養、加工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動進行調整。
目前國內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已經完成了生豬期貨合約與規則設計、市場培訓及技術準備工作、生豬活體作為交割標的物的標準已經制定并通過專家論證,生豬模擬交割也已經開展、行業對生豬期貨上市有迫切要求,上市條件已經成熟。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采取期貨交易等措施,穩定發展生豬產業。”唐光躍呼吁,有關方面應早下決心推行生豬期貨上市。作為養豬大省,四川有實力,也有能力去推動生豬期貨的盡快上市,應當力爭使首座生豬期貨交割庫落戶四川,以推動我省生豬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