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三聚氰胺事件”重創的河北石家莊奶業如今又重現勃勃生機。省、市、縣三級財政投巨資打造的乳品質量網成為奶業振興的核心推動力。
為大力推行奶牛養殖小區和奶站一體化建設,加快散養奶牛入區進度,徹底轉變養殖方式,石家莊市財政撥出專款,對養殖小區布局和硬件設施進行了科學規劃,建設機械化擠奶廳和疫病防治站,大力推進機械化養殖。自去年10月份以來,省財政下發資金5000萬元,石家莊市及所屬縣財政共投入補助資金7000萬元,以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奶牛養殖業。財政部門對新建擴建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奶牛存欄300頭以上的獎勵10萬元,存欄達到500頭以上的獎勵20萬元。同時,為加快散養奶牛入區步伐,石家莊市出臺了散養牛入區鼓勵政策,對在規定期限內散養奶牛入區的,按每頭奶牛50元分別獎勵小區業主和散養戶,為此財政補貼150.6萬元。
財政資金的扶持引導,帶動了社會資金的大量投入。到目前,共吸引社會投資3.4億元,以此在全市新建成奶牛小區(場)187個,擴建奶牛小區(場)167個,新上和改造管道式擠奶設備356套,使全市原有近10萬頭散養奶牛全部實現了入區飼養,實現了對奶源的全程監控和對奶牛的科學飼養管理。
與此同時,石家莊財政部門還投入專項資金2300余萬元,實施了獸藥及獸藥殘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相關檢測技術的推廣使用,實施了高效安全中獸藥產業關鍵技術產業化、新型安全飼料添加劑及預混合飼料新產品研制與應用技術和飼料質量安全快速鑒別技術推廣等科技項目,使項目區的奶牛主要疾病發病率降低到9.75%,牛奶質量的合格率達到100%。
在省、市、縣三級財政的扶持下,目前石家莊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奶牛規模化科學養殖基地,建立了疫病防控和奶源全程監控體系,從源頭建起了乳品質量網,牛奶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