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價為何暴跌?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1-11-11
自十月中旬以來,全國毛豬價格節節下跌,個別地區十幾天內跌價接近4元/kg,跌價原因眾說紛紜,“疾病說”更占主要地位,眾養豬戶人心惶惶,不知所以,每月詢問豬價者眾多。
根據筆者現場走訪及參考多方資訊分析,近期疫病僅在個別地區散發且發病率及死亡率并不比往年高。因此筆者認為局部散發的疫情不足以影響全國豬價,充其量僅為本輪豬價下跌的導火線,今輪豬價暴跌應與去冬今春大面積腹瀉密切相關。
去年12月至今年3月,自北向南爆發嚴重的仔豬腹瀉,導致很多豬場產房仔豬短時間內大量死亡,個別場仔豬(特別是以十天齡內仔豬)死亡率接近100%,致使很多母豬無仔可帶,加上該病也造成個別母豬(特別是新母豬)死胎流產,從而打破原來的生產節律。于是,短時間內大量母豬同期斷奶,同期配種,同期生產,該批次結果就是十月份后大量肉豬同期上市。此外,今年夏天為2006年以來,疫病最為貧乏的年份,該對應仔豬成活率高,其上市率為近年少有,此為今輪肉豬跌價的主因。
而上輪腹瀉更加劇了6-9月的肉豬供應不足,因此豬價歷史性的高位長時間運行,加上人工、飼料等價格上升因素,養殖者樂觀認為春節前肉豬價將維持在18元/kg以上,良種毛豬9-10月又是一年中養豬最適宜的時節。于是,很多養戶為獲取更多利潤更愿意養“超大豬”出售。近期生豬的“井噴式”上市,加上“超大豬”的急于出欄,加速了豬價的暴跌。
筆者曾與多名飼料廠業務人員探討近期豬價暴跌原因,他們均不認同筆者的“多豬論”,其理由是他們近幾個月大豬料銷售量普遍下跌,“井噴式”生豬出欄的確有違常規。
另外,“豬中”的“哄價”和養殖戶的恐慌性拋售,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新一輪豬價分水嶺或已出現,養殖風險明顯增大,縮減養殖規模多賣“小豬”或有利于中小型豬場的生存和發展。
上一篇 | 年前盼漲,豬價有望回彈
下一篇 | 國內知名肉企負面不斷 洋豬肉大規模搶灘市場
一周熱點
- 2022-07-08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十四五”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 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 2022-07-08豆粕菜粕價差合理 繼續擴大空間將有限
- 2022-07-08泰高集團獲得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動物飼料領域的首筆撥款
- 2022-07-08如何看待當前豬肉價格上漲
- 2022-07-07【來千湖峰會,會生生不息】新華揚邀您共襄盛舉!
- 2022-07-07國際玉米重挫 國內玉米跌破年內低點
- 2022-07-06樹雄心 創偉業!大北農集團“十年聯合發展2億頭豬工程”正式啟動
- 2022-07-06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四川農業大學與大北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2022-07-06中牧股份與中國藥科大學簽署校企融合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 2022-07-06下半年豆粕價格將持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