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對關于獸藥創新研發和監管的建議,經商科技部,給予答復。
一、加大獸藥自主研發力度
科技部高度重視獸藥創新研發工作。“十三五”期間,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立項實施了“新型動物藥劑創制與產業化”“中獸藥現代化與綠色養殖技術研究”“畜禽藥物的代謝轉歸和耐藥性形成機制研究”等一批獸藥創新藥研發相關項目。在動物源細菌耐藥性機制、傳播與防控技術、減抗替抗綠色產品創制等方面,發現了新型耐藥基因和傳播機制,創制了一批基于無抗養殖的新產品,有力推動了獸藥創新藥研發與應用工作。
“十四五”時期,科技部將進一步強化獸藥創新藥研發工作,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動物疫病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部署畜禽病原耐藥性產生與傳播機制研究、新獸藥與替抗新產品研發、藥物靶標發現與新獸藥創制等科技創新任務。下一步,科技部將按照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組織實施工作要求,有序推進獸藥創新研發與應用示范工作,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二、建立獸藥生產溯源體系
2013年,農業農村部選擇部分獸用疫苗生產企業進行獸藥追溯監管試點;2015年印發加快推進獸藥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的有關規定,明確了實施步驟、目標任務,初步建成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2016年對獸藥生產企業實施追溯管理;2019年對獸藥經營企業實施追溯管理。截至2021年底,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涵蓋獸藥生產企業1656家、經營企業5.2萬家、監管單位3108個,累計申請追溯碼265億個,保持生產企業入網、產品出入庫以及經營企業入網三個全覆蓋,基本實現了獸藥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遏制獸藥制假售假問題。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強獸藥產品追溯系統建設,督促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獸藥經營和使用環節追溯工作,提高獸藥全程追溯監管效能,有力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劣獸藥的違法行為。
三、加強獸藥風險監測和耐藥性監測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不斷加強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并將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擺在重要位置,統籌推進、綜合治理,取得較好成效。一是實施檢打聯動制度。根據上年度獸藥質量狀況,每年初制定發布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計劃,以面上風險監測結果為基礎,實施跟蹤抽檢、找準問題源頭、實現定向打擊,做到一地抽檢、全域清查、全國通報。2021年,共監督抽檢獸藥產品10593批次,合格率98.0%。二是加強養殖用藥監督指導。制定實施年度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通過監測獸藥殘留倒追養殖用藥問題,定向打擊不規范用藥行為。制定實施年度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計劃,指導養殖場戶科學、精準用藥。實施規范用藥宣教公益接力行動,2021年舉辦線上線下科普宣傳活動5538場次,54家企事業單位參加、約407萬人次參與。三是退出促生長類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2019年,農業農村部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經營、進口除中藥以外的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并于2020年底全面停止使用。四是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2018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316家試點養殖場中有223家達標。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畜禽養殖“減抗”行動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據統計,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量折合純量從2017年的4.20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3.28萬噸,下降21.9%。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強獸藥生產、經營和使用監管,會同相關部門推進獸藥網絡銷售監管工作,嚴厲打擊線上違法違規銷售獸藥的行為;加大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力度,不斷提高監測覆蓋面;深入實施“十四五”時期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