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想必今年豬倌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春天的一波暴跌,讓他們賣一頭虧一頭。
最近,業內有這樣一種傳聞:豬肉價格報復性反彈就在年底。
對此,業內人士稱,會漲,但不會大漲。不過,價雖漲,成本依然偏高,盈利空間有限。
今年的豬肉價格總體低于去年
在分析今年豬肉價格走勢時,博亞和訊稱:“生豬價格歷史性地從新年伊始就開始下跌。”
“厲害的時候,一頭豬要虧300元。”在談到四五月份豬價跌至4年最低點時,河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劉承信這樣描述。
據河南省畜牧局網站統計,2008年以來,豬肉價格最低點出現在2009年的四五月份,徘徊在15元/公斤;最高點出現在2011年的夏季,在30元/公斤上下。
不過,從這以后,豬肉價格再沒有低過每公斤20元,但也未高過27元。
回顧今年的豬肉價格,就像博亞和訊表述的那樣,歷史性地從新年伊始就開始下跌,并“成功”地在4月份創下2010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點:18元/公斤左右。
這樣的走勢像極了去年。總體來說,今年的豬肉價格總體低于2013年,甚至在上半年大部分時間里低于近5年的平均價格。
記者從博亞和訊了解到,從整體看,生豬養殖利潤連續三年處于低谷,而過去10年的生豬利潤率平均為8%,過去兩年的平均利潤率均低于4%。
博亞和訊分析稱,今年以來,行業平均利潤為每頭出欄豬虧損20元。能繁母豬存欄量也降到了近五年來的最低點 。
具體來看,今年生豬養殖企業受豬肉價格低迷影響,業績普遍虧損,尤其專注生豬養殖和規模擴張過快的企業,如雛鷹農牧、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虧損幅度較大。
而屠宰企業相對于養殖企業盈利偏好,特別是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后,其行業巨頭地位盡顯。
養豬的比殺豬的受影響要大
一哄而上后的供過于求
昨天,記者從河南省畜牧局了解到,2013年底生豬存欄量為4426.7萬頭,今年上半年生豬存欄量達到4202.2萬頭。
“河南生豬不僅養得多,而且肉類加工業也很發達,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在談到今年的豬肉價格暴跌時,劉承信說,前幾年豬價較低時國家出臺扶持政策,養殖戶紛紛擴大養殖規模。加上其他行業資金的涌入,最終導致供過于求。
“除了供過于求,最近幾年防疫工作做得好,沒有重大疫情發生。”就這樣,生豬的數量就多了,就出現了春天豬肉價格的暴跌。
而后,國家進行調控,出臺收儲政策,價格逐漸穩定。“不過價格還是比較低。”劉承信說。
反應
客戶購進仔豬積極性比較差
豬肉價格,與仔豬和飼料價格密切相關。
河南太平種豬繁育公司營銷部經理賀利坤介紹,4月份這波豬肉價格下跌對仔豬銷售的影響最大。
在經歷過養一頭賠一頭的情況后,“現在好多小戶、中型戶購進仔豬的能力都比較差,對養豬的前途也比較渺茫,購仔豬的積極性沒提上來。”他說。
賀利坤說,相比往年客戶是少了一些,但總量沒降。“其他種豬場仔豬價格降得厲害。”供方主動降價,但需方觀望情緒比較濃。
針對飼料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高企的問題,不少養殖戶對這方面都有擔心。
未來養殖利潤仍然偏低
有養殖戶擔心,一些地區玉米的歉收會進一步拉高飼料的價格。
天津正大飼料科技公司經理王運河認為,玉米歉收只是個別區域,且商家炒作成分居多。“在存欄量下降的背景下,玉米產量對畜牧業影響不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姬光欣認為,雖然新玉米上市,玉米價格有季節性小幅回落,但對養殖業來講,成本依舊偏高,“未來養殖利潤空間依舊保持較低狀態。”
預判
豬肉價格會漲,但不會大漲
劉承信說,豬肉價格經歷大跌后,母豬存欄量相對減少,生豬存欄量趨向合理,但能滿足市場需求。“從價格上看,到年底應該比較穩,會稍微提高,但也不會太高。”
因此,10月份市場整體延續疲軟態勢。隨著11~12月傳統旺季的到來,需求或有提升,對豬肉價格將有所提振,但受經濟大環境低迷影響,加之反腐倡廉、抑制三公消費等舉措的進一步加強,需求增幅有限,生豬和豬肉價格上漲幅度或有限。
姬光欣預計,今年的價格高點或在12月下旬出現。2015年元旦和春節,受前期仔豬補欄量較大的影響,預計行情或不樂觀,逢節必跌或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