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野豬,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它又長又鋒利的獠牙和暴躁兇狠的性格。有經驗的人也會告訴你,山里最兇猛的動物不是黑熊老虎,而是野豬,因為成人大腿粗細的樹,一頭野豬幾下就能拱翻。
雖然野豬兇猛,但其肉味香美、營養豐富,一直是人們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在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傅家營組小地名紗帽山的山上,養豬人駱朝鋒創辦的麒陽生豬(野豬)規模化養殖場里,3000多頭野豬供應著當地以及全國各地的野豬銷售市場,年利潤可達400多萬元。
一次偶然
開始規模化養殖野豬
“老鄉你們這里的野豬養殖場在哪里?”
“那邊山上(紗帽山)最大的那個養殖場就是。”
蘆山縣龍門鄉境內,一問起駱朝鋒的野豬養殖場,當地人都十分熟悉。駱朝鋒從2007年開始喂養野豬,至今已近10個年頭,從最初的10多頭,發展到現在的3000多頭,今年底養殖規模更是有望突破4000頭。
紗帽山上郁郁蔥蔥,樹木茂盛,成片的杉樹等人工經濟林木長勢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優美。駱朝鋒創辦的麒陽生豬(野豬)規模化養殖場就在山林之間,占地面積80畝左右。
“這片山林有幾千畝,我承包下來后栽起了樹木。”駱朝峰說,荒山變成了林木茂密的青山,為養殖野豬創造了絕佳的外部環境。
駱朝鋒養殖野豬純屬偶然。2007年,在一次朋友的飯局上,餐桌上一盤并不多見的野豬肉菜品吸引了駱朝鋒的注意。品嘗下來,其香醇可口的滋味瞬間抓住了他的味蕾。
“我們這里有殺年豬的習俗,當時正好又經朋友介紹養起了梅花鹿。”駱朝鋒說,有現成的場地,所以就順便養了幾頭野豬準備供自己和家人食用。
然而,野豬的繁殖能力太強,平均一年2胎,每胎8至12頭,一不注意就多了好多豬仔,駱朝鋒和家人根本就吃不完。考慮到野豬肉市場價格可觀,駱朝鋒開始了規模化養殖。
經歷地震
規模不減反擴大
走進養殖場野豬圈舍后發現,這里的野豬都是身披棕褐色條紋的小野豬和母豬。小野豬在烤燈下擠靠在一起酣睡,但一聽到風吹草動,它們馬上就機警地向角落里躲。養殖場工作人員介紹,大一點的野豬因為要野放,所以在另外的圈舍中。
豬給人的感覺雖然蠢笨,但其實很聰明,特別是野豬,警惕性比家豬強得多。駱朝鋒說,自從養殖野豬以來,經歷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的“4·20”蘆山強烈地震。兩次地震中,雖然圈舍有損毀,但野豬的損失并不大,這都源于野豬的警惕性。
“5·12”汶川特大地震時,駱朝鋒僅損失了幾十頭小豬,而且不是被壓死的,而是地震后連續下雨,由于沒有安全的圈舍避雨,小豬得病而死了。“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前,野豬有感應似地全翻圈跑了出去。當時,滿山遍野都是野豬,但它們卻逃過了厄運。
“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后,駱朝鋒的野豬養殖規模擴大了。各種重建政策補貼,相關部門的關注,特別是林業部門的專家上門服務,堅定了駱朝鋒養殖野豬的信心。他擴建了幾千平方米的圈舍,野豬規模發展到近3000頭。
除了養殖野豬,駱朝鋒還發展了野豬肉深加工,繼續挖掘野豬效益。將野豬肉加工成臘肉、香腸、醬肉等,并在蘆山縣城經營野豬肉土特產品銷售。
野豬的生長周期長達一年,加之放養模式使其保證了足夠的運功,所以野豬的瘦肉率和肉質都比家豬好得多,價格也就高于普通豬肉。
駱朝鋒介紹,野豬肉臘肉零售價每公斤190元,香腸每公斤170元,醬肉每公斤150元,相較于生豬肉每公斤50元的效益翻了倍。按照目前的養殖規模,年純利潤在400萬元左右。
多年的經驗累積,駱朝鋒的野豬肉銷售市場不再僅限于本地,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售。據了解,上海一家餐飲企業還與駱朝鋒保持了長期的供求關系,使山林里的野味成為大城市里一道美味。
不保留技術
希望更多人致富
駱朝鋒養野豬掙了錢,但他并沒有把養殖技術掖著藏著。每年前來養殖場參觀學習的人不少,駱朝鋒都盡可能地為來者提供最大的幫助。盡管駱朝鋒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養殖野豬掙錢,但這并不容易。
“很多人都不具備野豬養殖條件。”駱朝鋒說,撇開購買能繁母豬的一大筆投入不說,僅野豬養殖的條件就是一大難題。
野豬的活動范圍大,必須放養,像家豬一樣關著養是養不好的。野豬吃得少,長得慢,又天生好動,因此足夠的活動場地至關重要。
“雅安是一個自然環境非常好的地方。”駱朝鋒說,像紗帽山這樣海拔高、氣候好、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還有不少,希望有條件的人都來養野豬,一起把家鄉的野豬養殖事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今年7月,駱朝鋒申請的野豬肉生態有機認證證書就要頒發下來了,這將有利于駱朝鋒拓寬銷售渠道,堅定消費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