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價格一漲再漲,按理說養牛戶應該是大賺特賺,但實際上很多養牛戶卻是苦惱多多。首先是架子牛價格上漲快,養牛成本明顯增加。蒙城縣牧源肉牛養殖場負責人王天倫說,2014年養牛效益不太好,養一頭牛能賺2000元左右,而2012年養一頭牛可以賺3500元。“主要是架子牛價格太高了,一頭架子牛價格要比2017年上漲近20,再加上飼料、人工成本增加,養牛效益明顯下滑。”
長豐縣崗集鎮養牛大戶高生說,2014年出欄400頭牛,算下來只賺45萬元左右,平均每頭牛利潤1000多元。高生說,今年架子牛價格更高,800斤重的架子牛都要上萬元一頭,買回來養到出欄也就1200斤,加上人工、飼料、水電等成本,不虧本已經算成功了。“如果不是我投資過大,我早就放棄養牛了,這個行業太耗錢了。”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與農村勞動力狀況的變化有關。“年輕的出去打工的,一天掙二三百元,一般都不愿意在家伺候這個東西,年老的呢,一般情況下,得照顧孩子、照顧家,他又不愿意養。”廬江縣泥河鎮峰云養殖公司負責人丁金云說,壯勞力都去打工掙錢,因為養牛不掙錢,且費時費力。
此外,肉牛扶持政策力度不夠,也影響許多養牛戶的積極性。養豬享受政府補貼,能上政策性保險,肉牛養殖卻缺乏這類扶持政策。去年9月,我省出臺了《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意見》,但到目前為止缺少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
“因為養牛短期看不到效益,銀行不會支持你,只有短期見到效益的項目,銀行才能支持你。”高生說,他今年想引進西門塔爾牛,缺少資金去銀行貸款,但是跑了近半年,一分錢也沒貸到。丁金云則是為了擴大規模需要用地而頭痛,“現在想擴大規模,但用地指標有限,當地政府一般很難會支持你養牛,因此,想搞到擴建養殖場的土地很難。
”補貼母牛養殖很重要“目前養牛業更大的問題是,能夠繁育小牛的母牛存欄數量下降得快,甚至出現了大規模宰殺母牛的情況,讓整個養牛業的未來雪上加霜。”省農科院畜牧所養牛專家賈玉堂說,養母牛因為周期比較長,三年才能見利潤,一頭母牛成本少說也得在兩萬塊錢左右。母牛的養殖難度更大,讓許多養牛戶不愿意養。
“現在市場存在一個什么現象呢?他們都不愿意去養母牛,都愿意去搞育肥,育肥的周期短,養半年甚至一年就可以出欄了。因此,好多人都不去養母牛了,不養母牛,小牛從哪兒來呢?”長豐縣崗集鎮養牛大戶高生告訴記者,現在基本都是短平快,很少有人去養殖母牛,導致犢牛和架子牛價格越來越高。認為,為解決目前省內養牛產業面臨的危機,國家應該盡快出臺扶持牛肉產業的政策,特別是要對母牛繁育進行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