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政策執行起來毫不留情,今后養豬戶何去何從?
決策層大力整改養殖業,不,應該說,決策層是大力將環保進行到底,而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養豬戶就要遭遇困境,在環保政策的大網下,養豬戶們將何去何從呢?
不難發現,自從環保工作嚴格執行以來,生活在霧霾里的人們終于又可以重見藍天和白云,青山和綠水,這無疑是令人興奮的,令人倍感幸福的,美麗的生存環境終于又回來了。但是任何問題都帶有兩面性,遇見藍天和白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的養豬戶有話要說:環保政策一下來,養殖的工作就各種受打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以后我們的財路就要斷了嗎?
當然不是,決策層大力整改養殖業,將環保進行到底,這并不意味著,養豬戶們都要關門大吉,因為我國國民對于豬肉的需求量還是是極大的,哪怕如今物流業食品業飛速發展,也抵擋不了國民對于豬肉的熱愛。
豬肉市場不可能大部分依賴進口,所以進口豬肉縱然在與養豬戶們搶占市場,但是它所占的份額還很少。現在國家對于食品嚴格把關,豬肉更是如此,進口的豬肉絕不會是活生生的從國外進來,而是處理好了,冷藏甚至立刻做成有關豬肉的食品才會被允許進入國內,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進口豬肉進入我國市場的數量受限很多。因此養豬戶們不必太過擔憂。當務之急,是如何在養殖環保政策下養好豬。
說起來,我國豬肉市場占比最大的是散養小型農村戶。也因為散養占比例過大,分離各處,沒法統一管理、治污,以至于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使得決策層不得不下狠手來整頓養豬業。
決策層對于環保養殖是大力支持,甚至還愿意提供幫助。農村養豬戶就可以從這里入手,購買各色環保養殖必需使用的各色工具,在非禁養區甚至遠離禁養區的地方修建一個合格的養豬場,這樣不就能成功養豬了嗎。這樣既解決了農民擔心的失業問題,又成功的環保養豬,多好!
但是,小型養豬戶是很難拿出一筆足夠的錢來修建新豬場與購買養殖設備,以及糞污處理設備。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幾個養豬戶甚至更多合起伙來合作養殖,公用養豬設備。
有些養殖器具并不是每天都要使用,要用的就各自出錢買,公用一個放器具的大倉庫,幾人的豬欄可以在一塊,但又可以獨立單獨使用。共建一個大型沼氣池,環保收益按養豬比例來算。共同出資購買環保設備,按使用頻率出資;水電分開,各列一個單表,將豬場花費全部單離開來。
看似是幾人修建一個大豬場,但實際可以做成酒店式的格局,看似整體,實際各自分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養豬,還成功的環保,兩全其美。
一周熱點
- 2022-08-19南北港口流通回暖 玉米產量尚無定論
- 2022-08-18第八屆 "國際動物腸道生態與健康(中國)高端論壇"(第二輪通知)
- 2022-08-17關于召開第一屆生物飼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一輪)
- 2022-08-17玉米:去庫仍然在繼續 注意事件反彈
- 2022-08-16俄羅斯農業部調低小麥、大麥和玉米出口關稅
- 2022-08-15生豬價格一月漲超30% 下半年怎么走?
- 2022-08-158月USDA供需報告解讀及后期豆粕看法
- 2022-08-15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歐美玉米產量預期下降,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15農業農村部2022年8月中國玉米供需平衡分析
- 2022-08-122022年7月全國飼料生產形勢狀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