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益民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中際集團投資建立的成都市生豬良繁保供基地項目(一期)舉行奠基儀式。
該項目位于蒲江縣西來鎮敦厚社區,項目占地面積151.81畝,擬投資2.6億元,建設存欄6000頭以上祖代+父母代閉群式自繁自養園區,同步配套洗消中心及種養循環示范項目建設,力爭在2021年建成并投產。
“自繁自養閉群生產”模式
確保年出欄20萬頭仔豬
中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陳介紹,項目投入運營后,將采用“自繁自養閉群生產”模式開展養殖工作,從養殖端減少與外界環境接觸頻率,減少感染疫病的風險,確保投產后每年可提供20萬頭優質仔豬。
“管理水平高低是保證生豬出欄量最關鍵因素。”羅陳表示,項目將采用“直接投資+合作運營”的模式,引進大型專業化養殖企業,從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和非洲豬瘟防控等生產流程制定一系列標準化制度和技術規范,實行生產過程的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提高城市“菜籃子”供應的抗風險能力。
建立生豬養殖技術服務體系
構建生豬全產業鏈閉環
“依托成都益民集團在農產品批發零售領域的資源優勢,結合中際集團飼料產業既有資源布局,我們將加強種豬繁育、商品豬育肥、屠宰加工等環節投資布局。”羅陳表示,通過與國際國內知名生豬養殖企業合作,創新構建集“飼料生產-種豬育繁-商品豬育肥-循環農業-屠宰加工-冷鏈物流-批發零售”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閉環。
據悉,該項目祖代種豬場將采用集約飼養工藝,按照豬種的特點、生產性能及生產規模確定繁殖節律,根據“全進全出”的工藝流程,進行父母代豬的生產,帶動周邊養豬戶的品種改良,增加優質生豬出欄率,增加農民收入。
“我們還將與和當地畜牧局、農發辦一起建立生豬養殖技術服務體系,不定期對周邊養豬農戶進行培訓。”羅陳表示,通過培訓,將為當地農戶提供完善的養豬技術服務和防疫治病指導、預警,提高養豬戶技術水平。
“厭氧—還田”模式
實現綠色養殖
為了保護環境,生豬良繁保供基地項目將采用“厭氧—還田”的糞污處理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
“畜禽糞尿還田作肥料是一種傳統的、經濟有效的糞污處置方法。”羅陳說,畜禽糞尿還田通過將生豬排泄物在密閉環境中經發酵濃縮后再固液分離,將沼渣加工成有機肥料,沼液流入沼液池進行蔬菜澆灌,沼氣經處理后可輸送到鍋爐和發電機發電,鍋爐燃燒沼氣產生的熱量除滿足發酵罐升溫外,其余部分可向豬舍供暖。
此外,由于施肥具有季節性,加之厭氧處理出水一般不宜立即施用,需儲存一段時間,為保障項目周邊1萬余畝的蔬菜、果園、林地灌溉,將建設沼液池儲存沼液,安裝輸液管網,結合有機肥的使用,可大量節約灌溉用水,有效保護水資源。
下一步,中際集團將加快形成資源高度集約、產銷緊密融合、技術高效支持的產業新格局,力爭到2022年末,為成都市形成年100萬頭商品豬出欄量,3萬噸肉類制成品,4萬噸果蔬產品的市場供給能力,生豬供應量達到成都最低保有量的25%,為城市持續提供源頭可控、品質安全、量價穩定的肉、蔬、果等優質農產品,提高城市“菜籃子”供應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