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亟待政策“組合拳”
去年豬肉有多火,今年就跌得有多慘。蘇州吳中區金庭鎮庭山村正風小橋頭三組的養豬大戶沈成寅沒能料到,4個月前還“高高在上”的豬價,跌落的速度這么快。該鎮蔣東村養豬戶張軍忠去年3月預測,“2021年隨著各地生豬產能的逐漸恢復,豬價應該有所走低,但豬價要進入明顯下跌周期估計在2022年”。
然而,這個下跌周期提前了一年多。好在從6月下旬開始,豬價開始觸底反彈。據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從6月22日至6月29日,生豬價格在一周內反彈了33.7%。不過,專家表示,豬肉價格整體上還處于下跌通道中,對此,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也在近期聯合出手,打出政策組合拳,穩豬價、保供應。
一斤豬肉買不到一杯奶茶
對于豬肉價格的下跌,廣大居民自然非常開心。“前兩年豬肉價格真的高,常常是幾十元一斤,現在終于大幅下降了,把我的生意都帶火了。”在南京一個大賣場,反季節灌制臘腸的人越來越多,賣場的香腸加工店在6月份就忙碌起來,負責人告訴記者,“有顧客一個人就做了一百多斤臘腸。”
“有些肉只賣九塊八一斤,是真的便宜。”來賣場買菜的吳阿姨,同樣對記者感嘆,這也讓網友的一句調侃變成了現實——曾經“豬肉自由”排在“奶茶自由”之前,如今一斤肉已買不起一杯奶茶了。
為何豬肉價格一直處于低位?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供給,是最主要的因素。以江蘇為例,2020年,全省恢復生豬生產任務存欄1044萬頭、生豬出欄1800萬頭。“本地生豬產能恢復了,新建了規模養殖基地,建設域外基地,大大刺激了養殖戶的信心”。蘇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處朱凌云處長介紹,蘇州養殖場規模較大,總共27家2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集中在沿江三市張家港、常熟、太倉,2020年增加了9家萬頭規模以上養殖場,出欄達到40萬頭。“農業部門到各地買母豬,八九十斤的商品豬,養四個月就可以出欄。”朱凌云說。
除產能恢復,馮永輝告訴記者,上半年三波豬肉下跌還有不同的影響因素。“1月至3月份的豬肉價格下跌,是由于當時華北、東北地區疫情壓力較大,養豬戶拋售;3月至5月份的下降,是適逢傳統消費淡季;5月到6月,則主要因為前期很多養豬戶壓欄惜售,導致牛豬擠壓太多,集中出欄后造成超低殺價。”馮永輝認為。
另外,進口凍豬肉量增加,也成為抑制豬肉價格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1-5月,豬肉累計進口量達到196萬噸,同比增加13.7%;替代肉類牛肉、羊肉和禽肉進口量也分別增加18.6%、22.4%和13%。
目前價格最多只是保本
豬肉便宜,自然苦了養豬戶。根據江蘇省生豬價格交易平臺數據:2020年1月28日,江蘇省平均生豬價格為36.71元/公斤,2021年7月2日為15.93 元/公斤,價格跌落超6成。去年,一頭仔豬2000元,一頭豬能賺2500至3000元,今年,賣一頭豬要虧1500至1800元。
“年初1800元買的仔豬,現在喂大了只能賣2000元一頭,連糧食、飼料錢都沒法賺回來。”在連云港,一位養豬戶的苦悶之情溢于言表。
沈成寅也告訴記者,正常農民散養豬,成本高的是飼料和采購,“養豬一般6個月出欄,一頭豬飼料成本在1400到1500元,豬婆養小豬帶胎,成本1500到1600元。每斤豬肉成本八到九元,一只豬能賺到500元,也是賺的辛苦錢。”在沈成寅看來,今年元旦后,養豬就虧血本了,即便現在豬價有所反彈,目前價格也最多只是保本。
當然,沈成寅也賺到過錢,卻也為目前的行情埋下了伏筆。上一輪暴漲中,不僅是豬肉價格上漲,仔豬、種豬價格都飛上了天,一頭仔豬至少2000元。沈成寅買的種豬70斤一只,5500元,“豬婆30斤一只,2500元,小豬玀30斤一只,1600元,最貴的是公豬,一只就要9000元”。
“我2月份到沭陽提了23只小豬,50斤一只,每只2000元,23只小豬4.6萬元,按仔豬肉40塊錢一斤買的。”張軍忠養了十幾年豬,從沒遇到這么高的豬肉價格,也沒買過這么貴的小豬,“養豬利潤是前兩年的3倍”。
一度火爆的行情,得益于政策的加持。2020年,面對豬肉緊張,多地出臺獎勵政策,各級都在重獎鼓勵生豬養殖,比如蘇州就在江蘇省“豬九條”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對年出欄商品肥豬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獎勵50萬元,超過5000頭的,據實獎勵;對年出欄500頭以上、5000頭以下的規模豬場,獲得省財政2%貼息貸款的,再給予1%的貼息;對新增種豬,每頭獎勵1000元,對完成任務的市(區)獎勵1000萬元。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社會資本加速進入這一領域,一時間,除了原有養殖戶,各路人馬蜂擁而上“跨界”養豬,連房地產、互聯網等大型企業也紛紛進入養豬行業。
新一輪低價何時出清
豬貴傷民,豬賤傷農。“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為何豬肉價格難逃暴漲暴跌的怪圈,且“豬周期”始終存在?在馮永輝看來,歸根結底,雖然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的程度正在提高,但是養豬散戶仍然是市場上的主力和重要參與者。他們的投資行動是很難控制和協調一致的,就必然會導致周期性。
然而,即便是龍頭企業,記者發現,在這一輪下行中,也難以“獨善其身”。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表示,豬價一路“走低”,已跌破大量豬企自繁自育“成本線”,頭部豬企的發展重點已從快速擴張轉為降本增效。“大部分養殖集團成本線都在9元/斤以上,現在豬價令整個行業承壓。”王亞男說。
為改變頹勢,行業龍頭牧原股份日前發布公告,表示今年公司的核心工作是做好成本管理,公司正逐步降低資本開支,壓降養殖成本,預計今年四季度達到7元/斤的成本目標。目前,牧原股份一季度養殖成本在8元/斤左右,領先于其他上市豬企。
“我們的成本高于10元/斤,公司確實如履薄冰,飼料價格高企加上生豬售價走低,將持續擠壓中小型養殖企業盈利空間。”一家豬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國生豬產能已經恢復至2017年的97.6%,公司內部已達成共識,豬肉價格短期內出現持續反彈的概率不大。
雖然整體趨勢難改,但是政策“托底”依然能夠提振市場信心。6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一級預警,中央和地方將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而就在前不久的6月16日,國家發改委曾在發布豬價過度下跌三級預警。
農業農村部也將采取相關舉措,來有效緩解“豬周期”下行影響,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就表示,針對“豬周期”造成生產和市場大起大落的問題,相關部門正準備出臺一個關于生豬生產調控的方案,以能繁母豬存欄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未來可能會對重點的養豬場戶進行救助,避免過度淘汰母豬。這樣和國家發改委的市場調控措施結合起來,應該對平抑“豬周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一周熱點
- 2022-09-27農業農村部研究部署四季度生豬穩產保供工作
- 2022-09-27全球玉米庫存預計創下12年來新低
- 2022-09-27豆粕減量替代勢在必行
- 2022-09-27農業農村部:當前生豬生產和供應形勢持續向好
- 2022-09-26市場供應預期增加 生豬遠月期價重挫
- 2022-09-26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宏觀擔憂vs產量下降 飼糧價格有漲有跌
- 2022-09-26豆粕現貨價格持續高企 養殖企業積極探索減量替代方案
- 2022-09-2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01號
- 2022-09-23喜報丨大北農集團榮膺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企業
- 2022-09-22湖南省飼料生產情況(2022年8月同比及環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