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跳水,局地跌入6元區間!牧原:明年豬價大概率比今年更低...
據新牧網監測的生豬報價信息統計,2021年08月13日新牧豬價指數66.49,較昨日回落1.3個點。今日全國生豬均價為7.44元/斤,較昨日下滑0.15元/斤。較上周同期下跌0.36元/斤,下跌幅度為-3.25%。
近兩日,全國豬價持續大面積下滑。廣東、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河北、貴州、陜西等多省豬價豬價下調,降幅在0.1~0.5元/斤,局部地區豬價進入了6元區間。
牧原:明年豬價的平均水平大概率比今年更低
8月13日,有投資者向牧原股份提問,豬下跌周期的影響,是明年才會在業績上體現出來嗎?
牧原回答表示,根據公司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凈利潤為110億元--115億元,預計下半年豬價可能會相較于上半年小幅上升,但是仍需保持謹慎;明年豬價的平均水平大概率比今年更低,預計明年上半年出現低點的可能性較大,豬價下跌對今年和明年的利潤均有一定程度影響。
圖片
農業農村部官員:本輪‘豬周期’出現了四個‘前所未有’
新世紀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出現了5次較大波動,尤其是最近一次,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減少,而且疊加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恢復難度很大。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各地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目前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豬肉市場供應相對充裕,價格明顯回落。
“與之前相比,本輪‘豬周期’出現了四個‘前所未有’。”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說,一是產能降幅之深和價格漲幅之大前所未有。監測數據顯示,產能低谷時,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同比減少了40%左右,2020年2月第4周豬肉價格同比漲幅165%。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明確了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的要求,有關部門密集出臺了19項扶持政策,養殖用地、環評和信貸等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生產恢復之快前所未有。從嚴重滑坡到恢復正常大約用了一年半時間,以往“豬周期”恢復時間平均為2年。
四是產業轉型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一大批高水平的規模豬場快速崛起,一批中小養殖戶改造提升步入規模養殖行列。2020年生豬養殖規?;蔬_到57.1%,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快于常年平均2個百分點的速度。
此外,針對生豬產能嚴重下滑的嚴峻形勢,農業農村部連續3年把恢復生豬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大任務。
目前,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確立的目標任務提前完成。據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量4.39億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4564萬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2.1%。上半年豬肉產量2715萬噸,同比增長35.9%。7月份最后一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為每公斤25.93元,比本輪“豬周期”最高價低33.71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豬肉價格回落較快,生豬養殖出現虧損,養殖場(戶)發展生產積極性受挫。一些地方也反映,2019年出臺的用地、環保和保險等政策深受養殖場(戶)歡迎,但有收緊趨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急轉彎”,可能會進一步放大市場不景氣帶來的影響,再次造成產能大幅下降,加上養殖成本上升和非洲豬瘟疫情的不確定性,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任務十分艱巨。
“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就是把住能繁母豬這個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的‘總開關’,將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變化率正負5%和10%作為調控基準,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重點是避免能繁母豬存欄量過度下降埋下供應隱患。”楊振海分析說。
監測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共有4次大波動,恰好對應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變動超過5%時的4次情況。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