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養殖規模化時代,核心競爭力又變了!
正常行情下,鮮蛋價格,產區4元以上,已經不低。2021上半年蛋價,持續上行,六月份一般是比較低月份,在食品,深加工,餐飲等板塊用蛋量,遠未恢復正常年份消費量下,今年反向到4塊,充分驗證蛋雞去產能基本到位。
受制于高飼料成本支撐,大盈利難,七八九補欄量,應該基本和2020年持平略多,即使月均上下增1000萬只左右雞雛,短期三四個月累積,對蛋價影響不大。
10月份及以后補欄量,對2021年行情,沒有任何影響了。目前看,終端蛋雞養殖場補欄積極性并不高,目前一部分大日齡青年雞仍然在繼續甩貨。
基礎總籠位決定產能不會再繼續大幅度下降,短期大幅度上升也不可能,大小蛋雞養殖場輪換養殖,一人空一部分籠位降低一部分產能,是一段時間內的主流趨勢。
舉個例子,13.5億只左右,減到10.5億只左右,一月減2000萬只左右,到供需平衡量,差不多在15個月以上。今年和明年雞雛年均補欄量,理論上會遠達不到2019年水平。理論上蛋雞賠錢周期過去了,這個還有待繼續觀察。
經驗都是被打破的,以前冷庫蛋認為超過3.5元入,賠錢機率大。今年春節后一部分進冷庫的蛋,若到八月份出,利潤回報不低。若六七月份出的,利潤就比較低了。
并不建議大家盲目進入,投機風險大!2020年不論是主動或者被動入冷庫的蛋,多數人以賠錢結束;另外,冷庫蛋雖然在低位時對鮮蛋價格底部有一定支撐,但是在旺季往往對鮮蛋頂部價格又會形成一定抑制,特別是存儲量偏大時。
2020年是歷史上蛋雞產能最大的一年,也是雞蛋供應量最大的一年,家庭消費廉價雞蛋,科普增加消費力度最大的一年。
鮮蛋消費習慣養成,即使價格高位抑制消費總量,但是基礎鮮蛋消費量照比之前年份,理論上是增加的,所以產能雖然供需平衡,消費量并未都跌下去,蛋價仍然偏高。
肉蛋奶人均消費量有所上升,但總盤子是動態平衡的。
蛋禽和817去的速度快。基本快回歸各自分支產業的正常供需波動了。非洲豬瘟倒下的豬產值,彌補到整個其他養殖分支的豐厚回報和高速擴張中。
生豬存欄量逐步上升,價格緩慢回落,直接影響的就是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肉鴨。肉禽這幾年存欄量擴張迅速,去產能速度和周期慢。
往后這幾年,各養殖分支,沒有大疫情消減存欄量,養殖場應該難有大盈利,各個產業分支欄位或者籠位增加太多,也就意味著閑置或者半閑置的多了。一旦有些利好,存欄量就逐步上去。
中大型養殖場如果和小散養殖戶一樣,只管養,不管后端產品銷售,憑著高昂的投資成本和緩慢的周期回報,是很難和散戶競爭。
得想辦法自己配套銷售,或者加工,逐步去中間化。各環節利潤透明時,產業鏈優勢就凸顯出來。體量加產業鏈,綜合運營均衡的企業,回報率會比較穩健。
蛋雞里面一部分企業開始升級搞蛋業公司了,生豬里面一部分企業搞食品公司,理論上是開始掌握主動銷售的開始。
房地產和教育分支火過之后,大量社會閑余資金,需要地方承載。要么進虛擬金融。要么進實體。
高科技類只適合少數人和少數企業。而現在很多傳統實體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期,靠拼體量階段,小體量資金做不了。
14億人口肉蛋奶是剛需,加上各分支有缺口時,時不時有些政策性支持。有一部分閑余流動資金,會加速進入各養殖分支,繼續加速規模化推進。
各地人口分布,以省會城市為中心聚集,必然會形成新的肉蛋奶消費集中區域,年輕人口進城,而養殖區域,基本遍布鄉郊,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小散養殖場面臨自身年齡問題,設備升級問題,老齡化后雇工等,一系列新問題。
規模化進行的土壤來臨,規模化養殖場比例,提高速度快,而規模化并非巨頭化,多研究綜合運營。
小散和適度規模化時代,有人勝在雞養得好,生產性能好;有人勝在飼料成本低;有人勝在雞蛋銷售好;有人勝在大行情走勢看的好等等。
規模化時代,單一的點狀取利優勢,已經不再是絕對核心優勢。
原來遍地是西瓜時,芝麻綠豆沒入眼撿;當遍地西瓜都撿完,開始搶芝麻綠豆時,降維競爭就開始了。
理論分析,僅供交流,不作投資參考,請勿盲從盲目照搬!
一周熱點
- 2022-07-012022年5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2-07-012022年上半年玉米市場大事記
- 2022-07-01推廣精準飼喂技術 推廣低蛋白日糧 | 《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發布
- 2022-07-01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在行動,第十二屆大北農科技獎頒獎暨中關村全球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京舉行
- 2022-07-01玉米連續兩月下跌 關注進口政策變化
- 2022-07-01油脂效率、蛋白吸收 – 溶血磷脂助您“一網打盡”
- 2022-06-30勝利生物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順利揭牌
- 2022-06-30本元論壇——第九屆母仔豬大會暨“中國好飼料?第10季”頒獎典禮(第一輪通知)
- 2022-06-30豆粕 企穩后可輕倉試多
- 2022-06-30突發!廣西揚翔撤銷上市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