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業大佬虧損近25億,豬農養豬一頭虧近千元,到底誰把豬業的錢賺了?發改委發話了!
養豬虧錢難受,一直虧錢,一直難受!8月上旬,上市豬企2021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陸續出爐,跌勢如潮,可用“慘烈”來形容。回觀上半年行業變動趨勢,對豬業實在不夠友好......
從想賺錢,到擔心賺不了多少,最后降低期望至“保本就行”!
昨日,筆者在“動力網豬業交流群”里看見群友們頗感無奈地“自嘲”言論,內心也是五味陳雜,對大家的“黑色幽默”感同身受,從這些言語里便能看見如今“有血有肉,入骨三分”的豬業現狀。
2021年,在豬價一路下行,飼料價格卻居高不下,時不時還有“小非”威脅的“灰色”濾鏡下,養豬人掙扎了大半年,殆盡熱情也沒逃出這個“豬下行周期”,很多散戶虧到要放棄豬業,連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溫氏股份,這四大豬企也呈現“三虧一降”陣容,望著仍是灰蒙蒙的前路,養豬人該何去何從......這一切,終究還是取決于行業景氣度的變化。
豬業大佬業績集體“變臉”
據各大豬企上半年報業績預告得知,溫氏股份上半年虧損24.98億元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下降超3成;神農集團2021年上半年出欄生豬31.97萬頭,凈利潤下降42.2%;牧原股份雖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4億-102億元,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2.83%-5.42%;正邦科技預計虧損12億-14.5億元;新希望虧損幅度最大,凈利潤預虧29.5億-34.5億元!
8月18日晚間,溫氏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06.3億元,同比下降14.81%;凈利潤虧損24.9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1.53億元,同比轉虧。具體看來,溫氏養禽業優秀的表現也未能幫助它逃過虧損的命運!
據報告得知,溫氏上半年銷售肉雞(含毛雞、鮮品和熟食)4.84億只,同比增長0.97%,銷售肉雞收入128.65億元,同比增長30.96%,養禽業盈利,但豬業卻是一落千丈。
上半年,溫氏股份肉豬銷售均價23.33元/公斤,同比下降31.34%,加上飼料原料連續上漲推高養殖成本,肉豬類產品毛利率為-11.63%,同比下降50.02%,公司肉豬類產品利潤同比大幅下降。相比之下,生豬價格的下滑成為了拖累溫氏股份經營業績的主要原因。
受豬價下跌影響,上市豬企上半年業績普遍不佳,其他規模稍小的豬企,中報預報也不樂觀,就如這初秋的天氣,秋風蕭瑟,“溫差”大到身心皆“涼涼”。 內憂外患豬農養豬一頭虧損956元
近日,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發布二季度畜禽養殖成本收益測算,數據顯示二季度牛羊盈利,家禽處于盈虧線,生豬陷入全面虧損。從具體數據來看,生豬(按育肥豬平均體重120公斤)自繁自育盈虧成本線為17.75元/公斤,虧損162元左右;外購仔豬育肥盈虧成本線為24.37元/公斤,虧損956元。當前,生豬養殖仍處于虧損狀態!
從前兩年一頭豬賺3000元到現在虧近千元一頭,近四千的價格落差,也是所有養豬人的心里落差。對于“前無依后無靠”的豬農們,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環保工程受限、豬料上漲、屠企壓價、非瘟肆虐、自然災害頻出”,每個點都能壓垮豬農!
很多豬農為了在“大勢下行”的背景里自保,選擇了“站上巨人的肩膀”,與大公司“合作養豬”!溫氏、新希望、雙胞胎等都是合作養豬的典范,心想著跟著大佬走一定更有保障。
殊不知,這也是一個“冒風險搞心態”的選擇,若是豬價形式好,大公司自然更愿意給豬農分錢,但豬價不景氣,“大佬”也需要先自保,豬農的權益自然要靠邊站......
據統計,今日豬價又是意料之中的大幅飄綠,8月19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7.51元/斤,較昨日下跌0.09元/斤。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統計范圍內,具體來看,21個省市出現下跌,7個省市保持不變,竟無一省市出現上漲。目前最高價為海南,價格為9.6元/斤,與昨日持平。
全國最低價為黑龍江,目前價格為6.75元/斤,較昨日下跌0.15元/斤。這種“漲一分跌幾毛”已是豬價常態,所以大勢依舊是在低谷期,豬業頭企正“優先自保”,我們豬農的收益誰能保障?豬毛出在豬身上,不能賺錢,只能靠省錢了!
希望不滅發改委:生豬養殖利潤將回升
8月17日,在國家發改委舉行的8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7月份以來,為應對生豬和豬肉價格過快下跌,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合計掛牌收儲5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穩定市場預期。
這些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生豬價格過快下跌的勢頭,生豬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價格較前期低點回升15%以上,豬糧比價也在短暫跌破5:1之后迅速回升,8月9日至15日已回升至5.71:1。
孟瑋指出,雖然前期生豬價格下降對養殖利潤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國內生豬產能總體恢復勢頭良好。據監測,截至7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同比增長31.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24.5%,已經恢復至正常年份水平。未來一段時期,隨著消費趨旺,生豬養殖利潤可能逐步回升,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養殖場和養殖戶的積極性。
孟瑋同時透露,國家發改委將持續跟蹤生豬、能繁母豬存欄變化與豬肉價格走勢,及時預警提醒,積極引導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按照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加強市場調節,防止生豬和豬肉價格大起大落。
農業農村部8月17日發布,受到生豬價格下降影響,7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0.5%,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增長。綜合來看,豬價或已觸底?
但不得不承認,我們正處在豬價下行周期里,應當理性地認清形勢,不再落入“追漲殺跌”賭博后市的局里,把握好生產節奏,規避市場風險,不盲目跟風惜售,同時努力做好“降本和防控”工作,注意優化生產結構,穩住信心,共同期待豬市未來!
一周熱點
- 2022-04-22中國2022年大豆產量預計較上年增長25.8%
- 2022-04-22豆粕價格再度反彈 成交反應平淡
- 2022-04-22玉米及替代品進口量發生新變化
- 2022-04-20產能下調 豬價或開啟“上行通道”
- 2022-04-202022年3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4-19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常培忠一行蒞臨大北農調研指導
- 2022-04-191-3月我國小麥玉米進口同比增加
- 2022-04-19生豬期貨底部大漲 仔豬價已回升188%!
- 2022-04-18豆粕跟隨美豆震蕩調整、菜粕供需兩端均有支撐
- 2022-04-18首批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