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生豬基本面仍處下行趨勢 豬價反彈空間有限
今年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隨后價格一路走低。截至10月14日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已較上市首日開盤價跌近50%。不過進入本周,生豬期貨卻觸底反彈,連續三日上漲,周一更是迎來上市后首個漲停。
對于近日生豬期貨走勢,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生豬基本面仍處下行趨勢,反彈主要受第二輪收儲及現貨抬頭提振,后期供過于求背景下,豬價反彈空間有限。
收儲提振豬價
本周以來,A股再度開啟“吃肉”行情,周一多個豬肉概念股盤中大漲。期貨市場上,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周一迎來上市之后的首個漲停,周二、周三延續上漲態勢。但10月1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大跌5.32%至14685元/噸。
對于近日生豬期貨表現,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主要受三個方面驅動:一是生豬期貨經過數周下跌后,空頭主力大幅減倉獲利離場,推動生豬期貨觸底反彈;二是國儲第二輪豬肉收儲持續及力度超預期,提振市場情緒;三是近日生豬現貨價格走強,期貨價格聯動上揚。
10月11日,發改委官網曾發布消息稱,為更好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用,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豬肉市場平穩運行,10月10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收儲3萬噸中央儲備豬肉,并布局存儲在12個省份。
“近期生豬期貨上漲更傾向解釋為因事件驅動型變化及資金主動減倉帶來的沖擊性影響。”銀河期貨農產品研究員陳界正對記者表示,首先,市場傳聞儲備肉成交火熱是推手之一,收儲成交價反映了后市豬價仍有上漲空間;其次,當前國內運輸出現困難,加之大體重豬源消耗充分,導致現貨開始逐步有好轉跡象;此外,農業農村部及各家機構數據均顯示,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開始有逐步下滑,一定程度加劇了宏觀資金對豬周期反轉的布局,各類養殖股整體大漲,市場氛圍開始逐步有好轉跡象。
“本次生豬期貨強勢表現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大有期貨研究員劉彤對此也持相同觀點。她認為,一是豬價下行已持續三個月時間,主產區豬價跌破近年來同期低點,養殖端表現出較強的收縮心理;二是年內第二輪第一批凍肉收儲啟動,部分省市也已經完成省級凍肉收儲工作;三是生豬出欄體重下降,拋售量也逐漸減小;四是接近年底,消費旺季臨近。
后期反彈空間有限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生豬市場仍面臨供過于求格局,短期內豬價難有較強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約為4500萬頭,明顯過剩。劉彤認為,由于生豬供應過剩局面沒有明顯改善,且常態情況下,下半年生豬出欄量增長,將遏制豬價上行空間。今年二、三季度母豬高存欄意味著本輪生豬價格下行尚未絕對見底,明年一二季度生豬產能釋放或達到頂峰,因此建議對于此次生豬價格上漲定義反彈。養殖企業可以根據生產情況,珍惜參與套保機會。
陳界正表示,對后市生豬期貨漲幅仍相對看保守。一方面,當前市場所處的豬周期階段和價格趨勢仍未出現實質性變化,按照能繁母豬產能變化時間點來看,未來出欄量呈現趨勢性減少預計仍要到2022年下半年之后;另一方面,從供需兩端來看,生豬供需仍是偏寬松態勢,季節性需求提振空間有限。此外,經歷本輪上漲后,期貨盤面升水現貨幅度已相對較大,而2201合約本身面臨交割后進入春節壓力,對多頭處理整體不利,四季度需求如最終被證偽,盤面所給出的高升水不排除最終通過主動向現貨修復得以最終實現。
王駿對記者說,當前生豬市場仍處在產能釋放期,除非養殖端出現大面積屠宰仔豬行為,否則明年一季度前商品豬供給壓力仍較大。在生豬整體仍然處于熊市基調背景下,需要根據今年10-11月現貨價格走勢和母豬產能去庫存化的幅度動態的評估明年豬價出現拐點的時間與高度。如果目前盤面給出的價格合理,對于明年一致性看漲預期下,行業母豬淘汰步伐與速度可能再次放緩,這將對于遠月構成利空。操作上,建議關注近期現貨價格上漲的持續性,短期現貨挺價情緒支撐盤面,空單可暫時離場或保留一定底倉觀望,中長期逢高布空的觀點不變,產業客戶可擇機進場進行賣出套期保值布局。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