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 打造千億級生豬全產業鏈
建好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和交易市場
榮昌 打造千億級生豬全產業鏈
10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榮昌區琪金榮昌豬資源保護場,通過豬舍視頻監控看到,一群豬仔正在圈舍內跑動。
這是市畜科院最新培育的引入了其他優良地方豬種血緣的榮昌豬新品系。這種新品系在外形上保留了榮昌豬的特征,但肉質更好,產仔率、瘦肉率更高,目前正在琪金榮昌豬資源保護場飼養觀察,以待進一步雜交選育。
經多年保護和發展,榮昌區已形成以榮昌豬為核心的畜牧產業集群,目前年綜合產值達到120億元。
加強榮昌豬保種與品系培育
上世紀中后期,體型大、瘦肉率高的外種豬對地方豬種造成極大沖擊。
對此,榮昌區充分發揮榮昌豬雜交優勢明顯、肉質好的優勢,一方面大力開展與其他中外豬種的雜交培育,一方面加強對種質資源的保護,加強榮昌豬品系培育。
在雜交方面,榮昌借助市畜科院的力量,以榮昌豬為基本育種素材,育成了國內第一個低外血含量的瘦肉型豬專門化母系——渝榮Ⅰ號,以及渝榮Ⅰ號配套系,生豬品種選育技術居全國前列。
在種質資源保護方面,該區構建“保種場+保護區+基因庫”并重的榮昌豬良繁體系,建設國家級基因庫、冷凍庫,并建成國家級和市級、區級榮昌豬資源保護場各1個,國家級和市級榮昌豬保護區各1個。
今年年初,在榮昌區委、區政府的推動下,琪金公司、市畜牧科學院、市種豬場又組成豬種質資源收集利用與品種試驗科企聯合體,共同加強榮昌豬新品系培育,打造榮昌豬育種供種高地。
目前,榮昌全區存欄榮昌豬母豬3萬頭,保有血緣13個。
打造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
作為傳統養殖業,生豬產業中一直存在交易信息不對稱、交易不自由、鏈條過長、品質難保等一系列問題。
為助推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2013年,經農業農村部批準,榮昌建設了迄今唯一一個國家級畜禽產品大市場——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與傳統交易市場不同,該市場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中國生豬活體網市,“賣豬卻不見豬”。
走進交易市場,在巨大的電子交易屏上,實時顯示著全國生豬價格指數和交易情況。在這個平臺上,買方和賣方都可以發布需求,平臺會向雙方收取保證金,在買方收貨后再將貨款付給賣方,確保交易安全。
通過該平臺,實現了生豬活體線上交易+線下交收,破解了傳統交易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讓農戶在網上就能看見全國生豬價格變動,知道自己養的豬在什么時候能夠賣高價,解決了生豬養殖大戶的銷路問題和采購大戶的規模化采購問題,有力推動了生豬產業穩健可持續發展。
如今,該平臺已實現交易額近1000億元,交易覆蓋30個省區市,成為全國最大的生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
建設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
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的運行,讓榮昌區掌握了大量全國生豬養殖、交易、流通的數據信息。
2019年,在榮昌區的積極爭取下,農業農村部批準該區建設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該中心致力于通過生豬產業數據化、數據產業化,延長或消減“豬周期”,推動我國生豬產業和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兩年多來,該中心圍繞生豬產業鏈,聚焦“豬生產、豬金融、豬交易、豬監管”四大核心業務開展工作。
在生產方面,推動智慧畜牧綜合服務系統(平臺)、智慧養殖場建設,實現豬場環境自動監測與控制、精準飼喂與分級管理、疫病監測與預警。
在金融方面,創新性開展“數據”作為征信措施,為中小養殖企業貸款“畫像”,開發線上金融產品,助其解決資金周轉、短缺難題,現已發放貸款2600余萬元。
榮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依托國家畜牧科技城的獨特優勢,突出抓好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國家生豬交易市場,打造千億級生豬全產業鏈農牧高新產業。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