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服務產業穩定發展功能初顯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今年初,生豬期貨應時而生。經過近9個月的運行,肩負著期貨服務實體、服務產業使命的生豬期貨在反映市場預期、助力養殖企業穩定發展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目前,首次生豬交割在9月順暢完成,獲得市場認可,期貨功能初見成效;許多大型豬企從觀望到積極試水的轉變,也引領著更多生豬產業鏈企業對生豬期貨投來更多目光。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自生豬期貨上市以來,我國養殖行業企業高度關注并逐步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截至9月底,已有牧原股份等十余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表示計劃利用期貨市場輔助經營,共有60家養殖企業申請了套期保值資格,2000余家單位客戶(不含資管、特法客戶)參與生豬期貨交易。在生豬養殖前20家龍頭企業中,已有19家向大商所提交了交割庫申請材料,11家成為生豬期貨交割庫。截至9月27日,生豬期貨法人客戶日均持倉占比達35.3%。
豬企積極利用期貨工具穩定經營
作為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期貨品種,于今年年初上市的生豬期貨與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了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為我國萬億生豬市場風險管理撐開了一把新的保護傘。
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生豬市場經歷暴風驟雨之時,提前“做功課”的部分豬企已經成功地躲進了期貨這把保護傘之下,利用期貨工具來鎖定養殖收益。其中,擁有2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的德康集團便是如此,在年初很多養殖戶還在看多生豬價格、擴張產能之時,持續追蹤生豬價格變化、關注生豬期貨上市的德康集團就曾預判生豬價格會在后市下跌。
“受前期嚴重非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價格已在高位維持一年多之久,今年1月份時,30元/kg以上的價格對養殖企業來說還有豐厚利潤,但與此同時,我們認為生豬產能也保持了一年多的持續恢復,生豬供應還會持續增長。在此背景下,在生豬期貨上市后,我們便堅持了前期制定的套保策略,目標是利用期貨市場對集團華東區域內計劃出欄商品豬總量的50%進行套期保值。”德康集團副董事長胡偉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考慮到我國生豬期貨還處于上市之初,公司最終選擇進行了部分建倉,對原計劃量的30%進行了套保,最后期貨端利潤部分彌補了現貨端的損失,總體實現了預期的套保成果。
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肉類平臺的中糧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下稱中糧家佳康)也在生豬期貨上市后就緊緊跟上了參與的腳步。其期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生豬期貨上市后,中糧家佳康根據自身養殖成本,通過在生豬期貨盤面選擇合適的價格進行賣出套保,從而鎖定了利潤,規避了經營風險。“自今年生豬期貨上市后,我們認為盤面的價格遠高于公司養殖成本,在2021年生豬產能全面恢復的情況下,公司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及中糧集團相關規定,對9月計劃出欄的生豬按相應的比例進行賣出套保。”
在上述中糧家佳康期貨相關負責人看來,生豬2109合約從上市價格30680元/噸下跌至9月份的12760/噸,已經“腰斬”,而生豬現貨價格也從當時的高點35.8元/公斤下跌到當前的11元/公斤左右,這對我國生豬養殖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但在此情況下,若豬企通過期貨市場對自身生豬的計劃出欄進行套保,就可以避免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進而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行業面臨洗牌的時候,如何在沖擊下平滑利潤曲線是每個產業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深耕我國生豬養殖行業近30年的一體化養殖龍頭企業牧原股份也早就有所準備。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7年大商所生豬期貨合約設計調研階段,牧原股份就已經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期貨人才,積極為生豬期貨合約設計建言,并申請成為生豬期貨交割倉庫,隨后也自然地參與到了生豬期貨當中。
“2021年上半年,我國生豬價格處于豬周期下行階段,而產能超預期恢復加速了價格下跌的進程,伴隨著市場活躍度逐漸提高,基于熟悉交割流程、培養團隊期現結合能力的目的,我們便進行了賣出套期保值。隨著后期價格走勢符合預期,進入交割月后我們就順勢進行倉單注冊,并順利完成交割。”上述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經歷生豬期貨上市及運行全流程,該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相關期貨團隊已愈加熟悉生豬期貨市場,對于各階段期現貨驅動邏輯有一定的經驗,可以通過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更好地助力企業的生產經營。
總結當前養殖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情況,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整體上看,目前養殖企業試水較多,但由于大部分養殖企業仍然缺乏期貨專業知識、資金壓力大等原因,其成交和持倉量都偏小。但自今年5月以來,隨著生豬價格進入快速下行通道,行業企業對期貨市場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紛紛開始積極利用期貨市場進行保值或擴大保值規模,產業客戶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順利交割讓生豬期貨功能發揮更進一步
今年9月,生豬期貨進入首次實物交割,多家產業企業和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積極參與。數據顯示,LH2109合約自9月1日首次交割配對起,至9月17日最后1手交割提貨完成,共配對交割20手,涉及9家賣方會員的13個客戶、10家買方會員的10個客戶和6個交割庫。其中,16手現貨提貨的交割配對,共出欄生豬2131頭,合250.342噸,出欄生豬均重117公斤。
對于生豬期貨首次交割的順利完成,多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對生豬期貨交割流程、交割質量標準等設計及前置管理等進行了一次全面檢驗,說明了實物交割的生豬期貨適合現階段市場情況;另一方面,通過生豬活體交割,市場買賣雙方進一步加深了對生豬期貨交割流程的理解,積累了交割經驗,增強了各方進一步深度參與生豬期貨的信心和積極性,生豬期貨的功能發揮又往前邁進了重要一步。
通過參與9月的生豬交割,很多豬企初步積累了經驗。9月3日,鑫欣牧業在新湖期貨與其風險管理公司新湖瑞豐的指導下完成了賣出交割配對,成功與買方遼寧愛普羅斯飼料有限公司(下稱愛普羅斯)配對1手倉單,交割結算價為13160元。通過參與生豬交割,鑫欣牧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養殖技術、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后期交付更多符合期貨質量標準要求的生豬;同時也提升了公司的利潤率,增強了公司經營的穩定性。愛普羅斯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通過參與生豬交割,公司獲得了穩定的生豬供應來源,有利于降低公司的生豬采購成本,為公司后期通過期貨市場控制經營成本積累了經驗。
新湖期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生豬期貨在9月的順利交割為市場上處于觀望狀態的生豬經營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有利于相關企業切實地認識生豬期貨的風險管理功能,吸引后續更多的企業參與生豬期貨套期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