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資大師”馮柳出手 斥資10億掃貨千億豬企巨頭 周期拐點真的來了?
當養豬行業的三季報一片慘不忍睹時,以逆向投資著稱的馮柳已經開始悄然入局。
10月27日晚,溫氏股份發布2021年三季報,公司在三季度出現了大幅虧損,營業收入159.39億元,同比下滑18.2%;凈利潤虧損72.04億元。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5.76億元,同比下降16.01%;凈利潤虧損97.01億元。
在慘烈的業績面前,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卻赫然出現了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馮柳的產品。馮柳以逆向投資著稱,其代表作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溫氏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
受豬周期等因素影響,近兩年來,溫氏股份的股價一直處于回調態勢,但從7月30日以來,其股價已經逐步企穩,截至10月27日已經從低點反彈了24.56%。
豬周期拐點將至?隨著近期生豬價格的企穩,相關豬企也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關于豬周期拐點是否到來的爭論備受市場關注。
馮柳現身溫氏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
10月27日晚,溫氏股份發布2021年三季報,值得注意的是,頭部私募高毅資產旗下產品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
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是馮柳的代表作,因此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具體來看,截至三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溫氏股份7150萬股,對應市值約10.35億元,占流通A股比例約1.48%。
而就在10月15日,溫氏股份剛剛舉辦了一場173位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大型調研活動,高毅資產的另一位知名基金經理鄧曉峰也位列其中。此外還有景林、淡水泉等頭部私募參加。
上述調研活動同樣主要針對三季報,這是因為溫氏股份在三季度出現了大幅虧損,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5.76億元,同比下降16.01%;凈利潤虧損97.01億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9.39億元,同比下滑18.2%;凈利潤虧損72.04億元。
在此次調研中,溫氏股份解釋了三季度出現大幅虧損的原因。溫氏股份表示,業績虧損主要系養豬業經營虧損,受國內生豬價格大幅度連續下跌影響,養豬行業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加上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出欄肉豬包含較大比例外購苗育肥豬、處置低效能種豬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公司前三季度的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此外,公司嚴格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謹慎性的要求,對目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做了減值測試,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因此公司第三季度業績不理想。
三季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18.92億元,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67億元,去年同期則為59.10億元。
股價已經從低點反彈近25%
受豬周期等因素影響,近兩年來,溫氏股份的股價一直處于回調態勢,但從7月30日以來,其股價已經逐步企穩,截至10月27日已經從低點反彈了24.56%。
溫氏股份也在上述調研中透露出不少積極的變化。例如,在成本方面,溫氏股份表示,相比于現在豬價,目前成本仍然較高,但這屬于階段性的異常波動,主要是因為前期高價外購豬苗大比例出欄(約占三季度出欄量的45%)、主動加快淘汰低效母豬、產能利用率較低分攤固定成本等所致。公司5月份起暫停外購豬苗,預計年底肉豬完全成本降至8.7元/斤左右,逐步回歸正常狀態,甩掉歷史包袱,為明年完全成本整體降至7.8元/斤以下的目標打好基礎。
溫氏股份豬苗生產成本也持續下降,由今年初的650元/頭持續降至9月底的430元/頭左右,部分優秀的豬場單頭豬苗生產成本低于280元。未來公司還會主動加快淘汰部分相對低效的母豬,提升母豬群體質量,進一步降低豬苗生產成本。
此外,溫氏股份還表示,為應對豬周期底部,公司已經提前部署做好資金準備,根據資金壓力測試,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順利度過本輪豬周期底部:
(1)今年4月份,公司募集92.97億元可轉債資金;
(2)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比同行約早半年時間控制資本開支、活化資產,及時處置部分閑置資產收攏資金,現階段基本停止新開工項目,在建項目能停則停、能緩則緩;
(3)庫存資金充裕。截至9月底,公司庫存資金超120億元;
(4)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利用包含銀行貸款、中票、短融等常規融資工具以及金單、承貼通、銀行承兌匯票等供應鏈金融融資工具;
(5)公司還有幾十億規模可隨時變現的財務性投資項目。
而與養豬業相對應的禽業則連續多月實現了不錯的生產成績。據公告披露,溫氏股份前三季度銷售肉雞7.88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長2.24%,銷售肉鴨(含毛鴨和鮮品)4306.99萬只同比增長8.45%;公司毛雞、毛鴨售價分別同比上升14.63%、19.87%。
在調研中,溫氏股份認為,今年四季度黃羽肉雞業務實現盈利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全年可實現較好盈利。同時,今年整個養禽行業產能去化加速,預計明年公司養禽業務會有較好收益。
豬周期拐點將至?
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生豬價格自國慶節后出現小幅反彈,截至10月27日報價16.43元。而隨著生豬價格的企穩,關于豬周期拐點是否到來的爭論備受市場關注。
首創證券分析師孟維肖認為,生豬絕對價格的階段性見底意味著板塊最悲觀預期已經充分釋放,此時股價基本上也處于相對低點,繼續向下的空間非常有限,只要挑選現金流支撐有保障、不會輕易破產的企業,在此輪周期投資中獲勝的概率極高。
他表示,三季度是養豬行業虧損的最大值,四季度乃至明年的成本將會出明顯的改善。主要體現在:①生豬出欄體重下降將會節約飼料成本;②母豬PSY恢復和仔豬質量的提升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③今年3季度上市豬企一次性的資產減值準備有望壓低未來的出欄成本;④今年2季度以來仔豬價格持續下降有助于降低未來外購仔豬的出欄成本。
而申港證券則在研報中表達截然不同的看法,坦言當前豬周期上行拐點尚未到來。
申港證券分析師曲一平、宋婷表示,豬周期上行核心拐點是能繁母豬存欄同比最低下降至-10%后(產能供需嚴重失衡開始):上兩次豬周期開啟的觸發點分別是2014.8和2018.12。在中央收儲啟動之后,豬肉價格均迎來短期內的上行,但并不會根本性改變產能邊際過剩的狀況,只有持續的自然產能縮減和突發性疫情才能使得豬肉產能重新出現缺口,開啟下一輪豬周期。
目前我國正處于第四輪豬周期的衰退末尾期,目前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同比增速均處于歷史最高區間,同比增速依然超20%,嚴重的供大于求情況短期難以根本緩解,農業部生豬產業發展意見頒布將有利于通過政策端逐步調節供給,實現本輪豬周期末尾平穩過度。對比過去15年歷史,下一輪豬周期的完全啟動需要等待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速后出現。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