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欄量大幅提高,養豬四巨頭擴產明顯!行業格局悄然生變……
隨著新希望發布2021年12月生豬銷售,四家生豬頭部養殖企業的全年銷售情況已全部明晰。2021年,是生豬企業擴產的關鍵年份,主要生豬養殖企業均保持了擴張勢頭,生豬養殖格局在此輪豬周期內出現變化。
2021,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四家頭部生豬養殖企業共出欄7838.52萬頭,比2020年的4551.4萬頭明顯提高。業內人士分析,生豬產能的逐步優化在此輪豬周期內表現明顯,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生豬企業明顯的擴張步伐。
頭部生豬養殖企業出欄情況
頭部企業占比近15%
根據2021年四家頭部企業的生產情況來看,生豬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按照2020年52704萬頭的生豬出欄總量計算,2020年四家頭部企業的占比約為8.6%,前10家主要企業的占比約為10.4%;2021年四家頭部企業的占比已提升至14.9%。
從各家企業擴廠能的表現來看,牧原股份的絕對增量為全行業最高,達到2214.8萬頭,這一數字甚至高于行業內其他任何一家企業2021年當年的出欄量。目前,牧原股份位于河南省的內鄉肉食產業綜合體21棟現已全部投產運營。
從時間上來看,去年12月各家生豬企業放量明顯。此前,業內根據1月-11月的出欄情況估算,四家生豬企業2021年全年出欄量大約在7500萬頭左右,而實際數字為7800萬頭。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企業12月當月出欄量均達到了2021年的第二高水平。
不止是四家頭部企業,主要生豬養殖企業也出現了擴張的跡象。近日,唐人神發布公告稱,2021年商品豬銷量154.23萬頭,同比上升50.56%。2020年排名第四位的天邦股份去年銷售商品豬428.00萬頭,同比增長39.06%。大北農則實現對天邦股份的“超車”,2021年生豬出欄430.78萬頭,同比增長 132.8%。
生豬養殖利潤情況(來源:開源證券)
不過,從盈利情況來看,眾多企業出現了“加量不加價”的情況,即全年生豬養殖規模有所提升,但生豬養殖收入并沒有明顯的提高。
以金新農為例,2021年公司保持了良好的擴產勢頭,累計出欄生豬106.89萬頭,同比增長33.01%;累計銷售收入20.37億元,同比下降5.26%。
行業格局悄然變化
主要生豬養殖企業的擴繁,帶來的是行業格局的變化。2021年,頭部企業的擴產能步伐明顯,出欄量達“千萬級”,與大北農、天邦股份等“第二梯隊”拉開差距。
海通國際認為,2021年,盡管國內生豬價格較2020年大幅下降,但上市公司的生豬銷量仍延續了近年來的增長趨勢,顯示生豬養殖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與此同時,生豬銷售收入規模增速出現明顯分化,其中傲農生物、大北農和牧原股份的全年生豬銷量實現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速。
生豬價格2021年的兩次低點(來源:中國養豬網)
由于2021年生豬價格波動明顯,特別是當年6月和10月的兩次低位,使得部分中小散養殖戶退出行業,而主要生豬養殖企業吃掉的正是這一部分市場份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頭部生豬養殖企業管理、技術等方面相對成熟,成本把控能力相對較高,“一退一進”的過程實際上是高效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的表現。
“2017年到2021年,新興的生豬養殖模式進入到爆發期。”中信建投期貨高級研究員魏鑫分析稱,2010年后,正邦科技、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企業進入探索期,長期的積累和探索,使得上述企業在這一輪豬周期出現明顯的擴張趨勢。
太平洋證券則分析稱,豬價調整或將繼續催動產能去化提速。
來源:上海證券報一周熱點
- 2022-08-15生豬價格一月漲超30% 下半年怎么走?
- 2022-08-158月USDA供需報告解讀及后期豆粕看法
- 2022-08-15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歐美玉米產量預期下降,飼糧價格上漲
- 2022-08-15農業農村部2022年8月中國玉米供需平衡分析
- 2022-08-122022年7月全國飼料生產形勢狀況分析
- 2022-08-11需求跟進不足 豬價看漲情緒消退
- 2022-08-11基差貿易助力玉米企業轉型升級
- 2022-08-11豆粕中長期價格重心仍將下移
- 2022-08-10對外依存度超過八成 大豆前7個月進口量下降是何原因
- 2022-08-09需求端偏弱 玉米價格缺乏持續上漲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