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業:拐點年中見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1-13
2021年,生豬養殖業創下了新的“紀錄”:在9個月時間內,生豬出欄價格從年初的36.7元/公斤降至10月初的10.5元/公斤,降幅超過70%。與此同時,生豬養殖企業虧損程度也遠超往年。
進入2022年,在生豬產能恢復、養殖企業出欄增加的背景下,生豬價格仍持續下跌。據記者統計,生豬出欄價格已從1月1日的16.45元/公斤跌至1月12日的14.33元/公斤,跌幅達15%。自繁自養的生豬養殖企業首次跌破盈虧平衡線。
生豬養殖行業何時才能迎來上行拐點?行業共識是,今年上半年在低豬價的影響下,能繁母豬將進入加速去化階段,行情最早有望在年中開啟反彈。
“今年上半年還是‘筑底’階段,對于企業而言還是要做好‘過冬’準備。”不少生豬養殖企業表示,將通過降成本、提效率等手段,增強企業防風險能力,守得云開見月明。
豬價持續下跌 行業集中度提升
“1月初生豬出欄價格高點為36.7元/公斤,6月就降為12元/公斤,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回顧2021年生豬行業的變化,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用“載入行業歷史”來形容。
伴隨著豬價的大幅下跌,養殖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一直被行業認為成本最低的自繁自養模式,虧損幅度也達到600元/頭,而仔豬育肥和二次育肥虧損幅度最高達到每頭1000元以上。據記者統計,截至2021年三季度,僅頭部8家企業虧損總額就達到278億元。
盡管豬價下跌導致行業步入虧損,不少頭部企業仍逆勢擴張,搶占市場份額。
據記者統計,2021年,10家頭部生豬養殖企業出欄量超過9400萬頭,牧原股份(002714)、大北農(002385)、傲農生物(603363)等企業生豬出欄量均實現翻倍增長。其中,牧原股份生豬出欄量達4026萬頭,超過史密斯菲爾德,成為全球生豬出欄量最大的企業;正邦科技(002157)、溫氏股份(300498)的出欄量也突破1000萬頭。
“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的虧損也加速了中小養殖戶離場,行業集中度有了明顯提升。”馮永輝介紹,2021年頭部15家生豬養殖企業市占率約為12%至15%,以往這個數據都在10%以下。
“我們2022年的出欄量計劃是1800萬頭,但會根據實際生豬行情進行適當調整。”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正在發展“公司+養殖小區”的養殖模式,根據公司建設標準,每個養殖小區平均生豬年出欄量可以達到6萬頭。
新希望(000876)負責人表示,今年生豬出欄量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這種增長更多是基于現有產能,通過提升生產效率,使生產滿負荷率、母豬生產成績、肥豬增重效率等指標得到提升。據介紹,2021年,新希望出欄量為998萬頭。
此外,云南生豬養殖龍頭神農集團(605296)將2022年產能目標定為“提升40%以上”。
產能持續去化 年中或見拐點
生豬價格何時才能止跌回升?豬周期的上行拐點何時能現?
能繁母豬去化程度是行業判斷生豬價格趨勢的關鍵指標。統計數據顯示,行業能繁母豬存欄自2021年7月至今已連續5個月下滑,較高點累計去化幅度達7%。
作為生豬養殖行業的上游,飼料行業已明顯感受到市場的變化。“根據2021年9月、10月飼料銷售的情況來看,母豬和仔豬的飼料銷售量在減少。”某飼料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豬飼料銷售量的下滑說明生豬養殖業正在去產能。根據生豬飼養規律來看,生豬出欄量會在2022年7月以后減少,如果再加上消費端需求增加,三季度和四季度有望出現豬價抬頭情況。
“從目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存欄量來看,能繁母豬去產能還需要一個過程。”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能繁母豬會決定未來一段時間的生豬出欄量,根據2021年11月的情況來看,2022年上半年整體的供給相對充裕,結合上半年一般處于年度消費淡季等特點來看,生豬價格預計不會明顯上升。
中信建投(601066)期貨高級研究員魏鑫分析,2022年上半年,由于能繁母豬的數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出欄量會增加;散戶的去產能有望在下半年兌現,屆時生豬價格有望回升到盈虧平衡線以上,但上行空間可能不大。
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2022年一季度能繁母豬有望加速去化,到2022年一季度末累計去化幅度可能達12%以上。從時間上看,本輪生豬周期的價格拐點預計在2022年6月份。
巨頭苦練內功 等待云開月明
不少企業將降低生產成本、保障現金流穩定等作為2022年的主要任務。
“目前首要任務是保障資金安全,同時根據公司長期規劃實施擴張。”神農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何祖訓告訴記者,對于生豬養殖行業而言,2022年仍然不易。作為國內最早實現“從農場到餐桌”全生豬產業鏈建設的企業之一,公司將利用上游飼料和下游屠宰的兩端優勢,根據市場波動調整飼料、養殖、屠宰的生產計劃,降低成本,以期守得云開見月明。
“2022年是公司保持現有產能規模,練好內功,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年。”新希望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通過適度的擴產,降低各種資產投入的分攤,從而降低養殖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已于1月6日發布定增預案,計劃向大股東募資45億元,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償還銀行債務。
在完善生豬產業鏈方面,各家生豬企業也在積極推進。以牧原股份為例,公司在2022年首日與雙匯發展(000895)達成戰略性合作,雙方將在未來3年內進行生豬點對點直供,并建立供應鏈合作機制。
“當前是一個高效產能淘汰低效產能的過程。”魏鑫分析,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積淀,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建立了高效的生豬養殖模式,在降成本、提升競爭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此輪豬周期,小散戶的陸續退出,為頭部企業發展帶來空間,行業效率將進一步優化。
面對2022年的市場變化,也有企業表示,希望生豬產業政策保持良好的延續性,企業和農戶可借助政府部門的前瞻性指標更好地指導生產,一方面保障豬肉供給,另一方面謀求企業盈利,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一周熱點
- 2022-03-282021年四季度農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 2022-03-25李克強考察農業農村部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 2022-03-16關于自薦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單位、理事候選人的通知
- 2022-03-15關于延期舉辦2022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的通知
- 2022-03-152022年1—2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3-10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生豬等畜禽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通知
- 2022-03-09俄羅斯港口貨運受阻 小麥出口格局或生變
- 2022-02-28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